-
不只有三高!傷口不易好、情緒差、失眠 恐因肥胖導致
身體長期處於高體脂、高血糖的狀態會產生胰島素阻抗,延長身體發炎反應,延緩傷口痊癒。而肥胖也會造成賀爾蒙分泌失調,影響腦內神經傳導物質,使得情緒調適能力下降,若本身有慢性身心壓力、睡眠品質不佳,肥胖會使得症狀惡化,長期下來更易倦怠、憂鬱與失眠。 -
壓力大到失眠還會忘東忘西?醫授「紓壓3招」 快用1呼吸法幫助放鬆!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陳潔雯醫師就指出,壓力來襲時的一系列身體症狀,其實與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有關,她也為大家推薦了3個紓緩壓力的小妙招。 -
國中生心理健康亮紅燈! 升學壓力、沉迷社群雙重考驗
兒福聯盟17日發布台灣青少年心理健康調查結果,課業負擔沉重、沉迷網路世界、父母陪伴不足是造成年輕學子不快樂的3大主因,其中升學壓力為導致焦慮、失眠等心理健康危機的主因。 -
翻來覆去總是睡不著?不只是咖啡因惹禍!「5大心理問題」致失眠一次看
黃閎新臨床心理師就指出,根據統計,台灣每四個成年人就會有一個人有失眠的問題,除了喝咖啡可能失眠以外,心理問題也是導致夜不能寐的原因! -
愛滋病友心理健康不斷惡化 9成8患者曾有憂鬱情緒困擾
台灣露德協會於今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愛滋感染者10年生活品質調查報告,報告指出,愛滋感染者的心理健康品質與社會關係品質依舊很差,不僅憂鬱、失眠比例偏高,擔憂疾病汙名造成不友善對待,更形成社交孤立與退縮。 -
劇烈腹痛竟是「憂鬱症」惹禍!微電流刺激療法助擺脫不適、重拾活力
長輩容易聽信親友建議,或本身主觀認為自己不是憂鬱症,只是失眠小問題而已而自行調整藥物,結果安眠藥物越吃越重,效果卻越來越差,還可能伴隨記憶力衰退、走路不穩易跌倒等後遺症。 -
失眠未治療小心造成「失眠惡性循環」! 擔心傳統安眠藥副作用適合用1藥
王仁邦醫師提到,有些患者還會因為過去睡不好的狀況而有一些不好的經驗,當失眠較為改善後,受到現實影響或是受到負面經驗的影響,可能會讓失眠最後也變成患者的壓力 -
睡著不等於睡得好! 醫:改善血液循環助緩解焦慮失眠
睡著不等同是睡得好,睡幾個小時不重要,有些人認為自己有睡到7、8個小時就好,但睡醒卻沒有煥然一新、精神飽滿,反而感覺很累、沒有睡飽,很可能睡前帶著焦慮感入睡,加上睡覺時頭腦仍在運轉,並未獲得真正休息。 -
減肥採低碳飲食恐失眠 醫師建議:應適量補充抗性澱粉
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表示,晚上吃一些澱粉、蛋白質對於睡眠具有幫助,因此建議有飲食控制需求者,可以適量補充富含抗性澱粉的食物如馬鈴薯、芋頭、地瓜、香蕉等,增加飽足感,也不易影響血糖。 -
網議初老症狀排行榜! 細紋、健忘、失眠你中了幾項?
隨著年齡增長,無論身靈或心靈都會經歷一些微妙的變化,從皮膚浮現細紋、偶爾的健忘到朋友聚會的話題轉變,這些徵兆常讓人不禁懷疑我是不是老了,更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