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進東南亞」:習近平訪越馬柬三國
東南亞國家一直避免在中美戰略競爭中「選邊站」,上述中美關係的任何走向,都會讓東南亞國家站在外交的鋼索上。因此外界觀察到,東南亞國家領導人在試圖從中國尋求機會的同時,也試圖避免與中國表現得過於親密。因為他們怕受懲罰,「難從川普政府那裡爭取到長期關稅豁免」。 -
美、中政經總對抗的台灣挑戰與因應?
在經濟與軍事威脅夾殺下,台灣不得不選邊站,但不能因此危及到台灣的國家安全與人民利益。美、中政經總對抗競爭的夾殺及折騰下,台灣必需要有政經籌碼可以自保或避免戰爭禍端的可能發生,川普總統就是不可信的商人,而中共當局也是台灣人民目前難以接受或信賴的「鄰居」,如何化解這個歷史性的政治大難題? -
從地緣經濟看中美關稅大戰
面對川普徵收關稅產生的全球性震盪,經濟已成為影響國際政治的基礎。經濟關係影響政治關係,並可能造成地緣政治板塊的移動。 -
-
美中關稅貿易戰的台海問題
台灣更需要有危機意識來面對美中貿易戰開打如火如荼進行時,台海安全問題會不會成為他們兩大國所刻意波及引爆的新一輪政治戰火?這不是台灣選舉的政黨競爭問題,而是台灣生存與福祉的「命運共同體」問題,是該審慎因應、早思預防了! -
美國發動貿易戰,習近平加倍奉還,賴清德加倍奉送,誰對?
面對美國發動貿易戰,習近平加倍奉還,賴清德加倍奉送,誰的對策比較可以達成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