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三高
-
追求健康長壽有秘訣? 研究:50歲前應避開這5大風險
掌握健康與延長壽命的分水嶺▸風險因子1:吸菸。▸風險因子2:高血壓。▸風險因子3:高膽固醇。▸風險因子4:糖尿病。▸風險因子5:肥胖。這5大風險因子,約占全球心血管疾病負擔的一半。研究顯示,如果能在中年(尤其是50歲以前)避開這些風險,壽命可望延長10至14年! -
不只有三高!傷口不易好、情緒差、失眠 恐因肥胖導致
身體長期處於高體脂、高血糖的狀態會產生胰島素阻抗,延長身體發炎反應,延緩傷口痊癒。而肥胖也會造成賀爾蒙分泌失調,影響腦內神經傳導物質,使得情緒調適能力下降,若本身有慢性身心壓力、睡眠品質不佳,肥胖會使得症狀惡化,長期下來更易倦怠、憂鬱與失眠。 -
30歲族群必看!「這些症狀」就是代謝症候群警訊 免費健檢這樣做
自114年1月1日起,衛生福利部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將30至39歲民眾納入,每五年可享有一次免費健檢。 -
不良生活習慣害你血管硬化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要當心
許多腦中風和心肌梗塞患者通常正值青壯年時期,不少年輕的心血管患者,其父母也同樣有心血管疾病史。這類患者年輕時便可能已經出現血管硬化,而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則會大幅增加罹患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 -
北部低溫下探10度! 慢性病高危族群必做6點防寒措施
近日氣溫持續下降,體感溫度較低,具有高風險因子如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等疾病者,更須特別留意。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掌握保健6個要點,以做好預防與因應 -
國人慢性病死亡超越癌症 國健署推「控脂4招」降血脂
國民健康署指出,台灣20歲以上民眾高血脂盛行率達3成1,且三高慢性病死亡人數已超越癌症,成為國人健康隱形殺手。呼籲民眾透過控脂4招,包括定期健檢、運用科學算病館評估風險、改善生活作息及戒菸,以遠離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威脅。 -
天冷心血管猝死多!心肌梗塞無徵兆? 4種人風險最高
冷空氣再度南下,全台氣溫如溜滑梯持續溼冷,各地傳出民眾因心血管疾病緊急就醫甚至猝死。 -
三高年菜別吃了! 奇美營養師推「護心低碳」料理上桌
農曆春節將至,最希望就是一家團圓吃個豐富的年夜飯!奇美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江騏臻表示,市售年菜不乏高油、高鹽、高糖的三高隱憂,不僅增加心血管的負擔,也對環境造成影響。 -
氣溫驟降易誘發腦中風! 醫盤點危險因子強調預防關鍵
冬天低溫加上室內外溫差大,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波動,增加急性中風風險!醫師提醒,曾中風的患者千萬別擅自停藥,務必規律服藥,才能有效預防二次中風。 -
氣溫愈來愈低! 專家教「正確抗寒守則」防健康威脅
每當氣溫驟降與天氣濕冷時,血管內的平滑肌會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增加心肌梗塞和中風急性發作的風險,在長者族群中特別明顯。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