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腦越用越靈光! 研究:學習雙語有助於延緩認知退化
全國失智患者超過30萬人,如何降低失智風險,已成全民切身議題,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具有雙語能力者雖無法完全預防失智症,但能有效延緩失智症的進展、惡化。 -
常忘東忘西?擔憂大腦提早退化 研究:飲食吃法是關鍵
最新研究由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主導的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可能通過調整腸道菌群,來改善記憶力和認知彈性。 -
65歲以上國人中約7%罹患失智症 醫:除了精神症狀,還有行為障礙
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台灣每80人中就有1人是失智者。失智並非僅指記憶力下降,它涵蓋的認知功能包括複雜注意力、執行功能、學習與記憶能力、語言、知覺動作和社會認知等多個面向。只要任何一個面向受損且影響到其功能或自我照顧能力,都可能是失智症的表現。 -
10秒診斷神經退化疾病!AI步態分析 醫療領域3大潛力
只需走上幾步路,透過AI(人工智慧)協助,在10秒內分析步態,精準判斷是否罹患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 -
退休成為失智症主因?善用資源打造社交環境,帶長輩遠離孤獨感
長者生活重心的變化導致社交圈縮小、孤獨感增加,進而影響心理健康 -
失智症有望早期發現! AI眼部掃描技術有助預測腦病變
研究團隊NeurEYE蒐集了蘇格蘭眼科近100萬份眼部掃描影像,利用人工智慧發展出一套新型的演算法,透過該演算法的,能夠評估眼部血管的健康狀況,找出潛在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
超高齡社會失智症成挑戰! 地中海飲食有效對抗失智症
國外神經學相關研究曾針對73-76歲銀髮族進行追蹤,發現地中海飲食程度越低者,大腦皮質的萎縮也越明顯,足見飲食習慣對於失智症的影響力。 -
預防失智先重視聽力! 耳鳴、腦鳴、重聽是失智症警訊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聽力損失與失智症有密切關聯,若能及早治療耳鳴並預防重聽,將有助於降低腦部退化的風險。 -
長輩忘東忘西恐失智症前兆! 中醫依體質調理分3類型
長輩經常忘東忘西,當心可能是失智症前兆!隨著人口老化,失智症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議題,失智症屬於中醫「呆病」、「癡呆」、「健忘」範疇。中醫最早在《黃帝內經》中提出「善忘」病名,即是針對失智症提出成因和剖析,並由明末醫學家提出失智症屬於「癡呆證」。 -
預防失智症優先顧好聽力! 醫:40歲後應定期聽力檢查
年過40歲的中年人,應每隔1至2年進行1次聽力檢查,及早發現聽力變化。此外,日常生活中須盡量避免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中,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控制慢性病、戒菸戒酒、均衡飲食等,這些都有助於延緩神經退化。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