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症團體籲正視超高齡社會需求 提7大政策建言
總統大選將至,台灣失智症協會12日攜手15個團體,提出含立專法、規劃穩定財源及長期政策、支援年輕型患者、營造無障礙環境等7大政策建言,呼籲各界正視超高齡社會需求。 -
驚!失智阿公開車衝撞路人 醫界建議這麼做
澳洲臥龍崗大學失智症專家崔諾教授指出,駕駛是一項需要各種技能的複雜任務,失智者確實不得騎車開車上路以策交通安全。 -
藝術治療失智症 重拾自信展生機
台灣失智症協會在震旦集團傳善獎贊助下,於2017年設立了專屬於年輕型失智者的全台Young記憶會館,一年來會館服務62個年輕型失智者家庭,並且開辦了全台首創的咖啡坊,充分展現了年輕失智者能力,讓他們重拾自信、發揮最大功能。 -
失智症協會籲政府 獎勵失智友善旅遊
台灣失智症協會昨(20)日舉辦瑞智互助家庭7周年記者會,會中分享陪伴失智者出遊的經驗,並呼籲政府獎勵失智友善旅遊,改善遊覽車無障礙設施,推廣失智友善旅館並於觀光景點設置獨立於男女廁外的無障礙廁所。失智友善旅遊可減緩長者退化,並紓解照顧者壓力,降低憂鬱的情緒。 -
失智症不是老人專利 青壯族群莫輕忽!
一般人認為失智症是老年人的疾病,但是30-64歲的年齡層有千分之一的機率罹患失智症,估計全台灣大約有1.2萬的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年輕型失智症的症狀相當多樣化,有些是明顯記憶力不好;有些是個性大幅改變與行為脫序,作出不適當的行為;部分出現語言障礙,呈現詞不達意的問題,造成溝通上的困難。 -
失智症影響家庭經濟 3原則挑保單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台灣失智人口約24萬人,除了健康層面外,經濟層面的問題也有待解決,壽險業者表示,透過投保特定傷病險,可減輕不少負擔。建議民眾挑選特定傷病的保險商品時,需要特別留意特定傷病的疾病名稱與項目都不同,能否涵蓋國人10大死亡原因也要多加注意。 -
邀失智長者走出來 周六逛懷舊市集
據鉅亨網報導,失智症常被誤認為正常的老化現象,因而錯失就醫時間造成病情惡化,也加重家屬的負擔。為了增 -
北監說扁不嚴重 陳致中:讓證據說話
陳水扁在台北住了20幾年的民生東路老家,去年無償出借公益使用,台灣失智症協會改造為失智長者及家屬共同 -
早期診斷 防治失智贏在起跑點
民國114年時,台灣的失智人口將高達32萬人,未雨綢繆之計是早期診斷及介入,台大醫院追蹤10年研究發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