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防失智症優先顧好聽力! 醫:40歲後應定期聽力檢查
年過40歲的中年人,應每隔1至2年進行1次聽力檢查,及早發現聽力變化。此外,日常生活中須盡量避免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中,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控制慢性病、戒菸戒酒、均衡飲食等,這些都有助於延緩神經退化。 -
家長應把握新生兒72小時聽篩! 確保孩子能夠聽見美好
新生兒應在出生後1個月內完成聽力篩檢、3個月內完成確診檢查,確診後1個月內選配合適的聽覺輔具,並於6個月內接受聽語療育。 -
「人工電子耳」治聽損 彰基醫師、聽力師協助「重聲」
每年大概有2400位新生兒在彰基接受聽力篩檢,其中少部分的孩子是先天性聽損的表現。 -
助聽器也有居家到府服務! 提升民眾配戴意願、填補聽力照護缺口
蔡鋕鑫聽力師表示,從聽力檢測到配戴後的驗證等,全方位到府服務解決方案都有完善的居家服務,不會因為到府而讓專業打折 -
失智成因8%是聽損 研究:助聽器可減緩認知下降
在2024年世界聽力日前夕台灣聽力語言學會與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聽力專業醫療團隊,跨領域結合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六都社會局,攜手推動聽力巡航 守護失智 -
76歲侯孝賢證實罹阿茲海默症 醫:降失智風險先檢查聽力
認知功能急速下降的患者,有近4成都與聽損有關係。一旦聽力受損,失智的風險也隨之提升。 -
女嬰植入雙耳人工耳蝸 國內首例健保全給付
對於雙耳極重度聽力損失的嬰幼兒來說,兩歲前盡早進行雙耳植入人工耳蝸,是比較理想的治療選擇。 -
出生3天就應做聽力測驗!專家揭「聽損新生兒危險族群」 6個月前是黃金治療期
國民健康署自101年起全面補助本國籍出生3個月內新生兒聽力篩檢 -
聽損導致失智風險倍增! 聽篩、社交雙管齊下預防
建議從50歲開始每年做一次聽力檢查,輕度聽損可練習溝通技巧;若是超過40分貝的中度聽損時,建議採用助聽器輔助介入;當重度或極重度聽損,恐須人工電子耳的協助 -
4億人為聽損所苦!聽力健康就從養成定期聽檢習慣開始
預防勝於治療,聽力的健康就從養成例行性聽力檢查習慣開始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