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性耳聾錯過黃金期也別放棄! 把握治療痊癒的機會
1名20多歲留美的陳姓女研究生,去年初在美國留學期間,左耳突發性耳聾,因當地就醫不易且費用高昂,拖延2個多月返台求醫,到好幾家大型醫院求診,但因認為錯失黃金治療期,治療無效,而未給予治療。醫師提醒一旦放棄最後機會,成為永久性的重聽,實在是很可惜之事。 -
降噪耳機戴太久 恐致「聽覺處理障礙」!英專家籲開啟1模式可改善
聽覺處理障礙通常出現在兒童時期曾經歷腦部創傷或中耳炎的患者,但有越來越多患者不屬於上述類別,使得聽力專家開始思考病因是否與降噪耳機等外在因素有關。 -
科林擴大公益計畫 「聽力巡航、守護失智」幫助13縣市
研究顯示,聽力損失是失智症的重要風險因子之一,及早發現並介入治療,能有效降低失智風險。 -
寒流來襲!內耳中風和腦中風一樣危險 醫曝治療黃金期
低溫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而易阻塞,增加內耳中風的風險。初期可能出現耳鳴、眩暈等症狀,嚴重恐導致突發性耳聾。若出現相關症狀,應把握2到4週的黃金治療期,及早就醫,才能避免聽力受損。 -
預防失智先重視聽力! 耳鳴、腦鳴、重聽是失智症警訊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聽力損失與失智症有密切關聯,若能及早治療耳鳴並預防重聽,將有助於降低腦部退化的風險。 -
人工電子耳助重度聽損者聽見聲音! 3類適用族群1次看
聽損病患可透過簡易治療恢復,有些須利用助聽器放大聲音,但當助聽器無法改善聽力問題時,就需要選擇置入人工電子耳了,並非所有聽損者都適合安裝人工電子耳,若是聽神經缺損、萎縮或中樞聽覺認知系統受損之患者即不適用。 -
王以路變溫柔拜助聽器所賜? 老公重拾聽力免再大小聲
王以路在節目現場對老公講話大小聲,可能會有人以為是我恰北北的大老婆。其實,是因為發現他聽力損失,我才會特別提高音量講給他聽,不然怕誤了錄影的溝通。老公白少偉佩戴助聽器不僅提升了他的生活品質,更拉近了他和家人的距離。 -
婦人耳膜完好卻中度聽損 CT一照為「耳硬化症」作祟
耳硬化症是1種影響聽力的疾病,常見於中年女性,且多數患者的病情發展緩慢,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隨著病情加重,患者聽力逐漸下降,因為症狀改變緩慢,往往會被認為是老化的正常狀況,因而失去治療黃金時間。 -
講座報名/聽力影響大腦? 醫示警耳鳴與失智風險相關
對多數人而言,耳鳴與眩暈可能是生活中的短暫困擾,但對長期受影響者,這些症狀不僅帶來不便,還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
4D感測技術加持!AI助聽器模擬大腦處理聲音 讓聽損者重拾自然聽覺體驗
這款 AI 助聽器讓他忘了它是一台機器,反而像是身體的一部分,不僅便利,也讓他能在社交場合更輕鬆自如地展現幽默才華;西哥呼籲有聽損的長者要及時矯正聽力,以維持生活品質與人際交流。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