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症更名「神經認知障礙症」!飲食預防效果有限 醫教你如何延緩
中榮嘉義分院身心醫學科醫師王登五表示,根據統計數據,65歲以上老年人約5%患有失智症,失智症近期更名為神經認知障礙症。 -
夢話反映內心秘密? 嚴重睡眠障礙恐會打人、是失智前兆
夢話與基因、記憶力、壓力、睡眠不足相關,嚴重恐演變成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如喊叫、揮打,甚至可能是失智症初期症狀。 -
如何區分記憶老化還是失智症? 10大前期徵兆自我檢測
記憶退化可能會出現輕度認知障礙,進而成為失智症,出現徵兆就要多注意。 -
記憶力下降、走路不穩? 日常10徵兆當心是失智症警訊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失智人口也有逐年增加的現象。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將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也有年輕化的現象。 -
資深氣象主播李富城坦言輕微失智 盤點失智症10大徵兆
李富城發表令人驚訝的宣言:他自承目前有輕微失智的傾向。 -
健忘是失智前兆? 專家:大腦末梢血循不良失智率更高
詹求孚醫師說明,血管性失智症與腦部血液循環不良有關,當血液無法到達神經時,記憶就會衰退。 -
在外遊子難照顧家人 留意長輩「失智徵兆」
目前台灣的社會,多數成年兒女在外工作或結婚成家,沒有跟父母同住,只有逢年過節才回家吃頓飯、住幾晚就走,不會特別注意到父母的變化,等到迷路、走失、尿失禁才發現不對勁,往往病情已是中度以後。 -
失智症初期難發覺! 8個改變提早發現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聞振祺心理師提供8個重點,協助大家能夠及早發現可能有失智的徵兆,以減緩病情的惡化。聞振祺心理師表示,其實失智症的症狀是相當複雜且多樣性的,重點還是要多關心自己家中的長輩。 -
吃銀杏補腦真有用? 健忘可能是失智前兆早發現早預防
陳之盛醫師提醒民眾,坊間許多主打銀杏功效的保健品琳琅滿目,其實是不合標準、甚至根本未含有銀杏葉萃取物有效成分,更糟糕的是還含有可能產生頭痛、腸胃不適等副作用的銀杏酸成分。 -
健忘、走路不穩恐非正常老化! 留意失智症警訊免惡化
不同類型的失智症,其引起的成因與治療方式,皆有所不同,民眾應正確地認識,才能夠知道對應的治療選擇。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