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矽谷
-
台科大矽谷中心成立 送新創團隊赴美矽谷
台科大今天表示,學校在美國加州矽谷成立台科大矽谷中心,未來將送新創團隊到矽谷培訓,結合校友資源,並安排企業參訪與實習,助新創團隊和國際接軌。 -
政院通過「亞洲•矽谷推動方案」 新政委唐鳳督導
林全強調,「亞洲·矽谷方案」為五大新興產業的旗艦計畫,如果無法落實,其他新興產業也將受到影響。 -
戴元峰:區域創新的挑戰在強化政府創新系統
台灣學習矽谷創新是穿著衣服改衣服,不可能一蹴可幾,要在遠景塑造、資源配置、環境建構與政策溝通上進行策略規劃布局,需仰賴正確政策與前瞻治理機制。 -
王南雷:臺灣為何要再鏈結矽谷
台灣創新創業中心在矽谷灣區結合當地對台灣有善意的熱心人士攜手合作,借重舊金山灣區著名加速器對新創公司之培育,並配合台矽基金投資之創投達到實際投資的後續動作,以服務幫助更多台灣新創公司鏈結主流人脈網絡。 -
翁嘉盛:台灣與矽谷合作建議
台灣應與矽谷公司、學校積極合作,例如稅賦優惠或獎助鼓勵台灣資通訊科技公司進行研發、成立新創企業的快製中心與矽谷分工合作、吸引矽谷新創公司在台灣成立分公司、與矽谷的頂尖大學簽訂長期合作計畫,鼓勵台灣年輕人到矽谷參加創新創業研習營。 -
汪庭安:台灣與矽谷經濟合作
未來台灣確需強化與矽谷的連結,台灣應審慎選擇能夠連結在地、連結全球、連結未來的需求與優勢,列如:生技醫療、物聯網與綠能產業都是值得考慮的方向。台灣政府的配套政策則應著重提供誘因引導人才與資金投入產業,激發其積極性與活力。 -
江秉穎:臺灣與矽谷在生醫產業的連結契機
期盼未來在新政策的推動之下配合政府,共同努力實現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矽谷」與「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的美好願景。 -
陳昭穎:矽谷人才市場與外國菁英
人才一直以來都是矽谷經濟體賴以維生的血脈,在這個先進產品與服務不斷推陳出新的聖地,人才的補給是每個成長中的企業個個趨之若鶩的。矽谷公司強勁的人才需求,是各國菁英追求美國夢的最佳機會,綠卡是美國夢的中繼站。 -
陳勁初:人才是矽谷最重要的成功元素
台灣應採取更積極、更開放的人才政策,在制度法規的配套措施上可以用矽谷模式,以開放的環境的方式吸引亞洲甚至全世界頂尖人才齊聚台灣。 -
鄭志凱:人才交流是台灣連結矽谷最重要的橋樑
台灣必須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在國際人才爭奪戰上,台灣在經濟因素上可以提供的誘因已經難以跟中國、香港、新加坡競爭,只能在地緣、血緣、文化認同上著力。但最重要的還是對人才的基本尊重,包括薪水、尊嚴與專業的尊重。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