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雷:臺灣為何要再鏈結矽谷

2016-03-16 11:23:33
5089
台灣創新創業中心在矽谷灣區結合當地對台灣有善意的熱心人士攜手合作,借重舊金山灣區著名加速器對新創公司之培育,並配合台矽基金投資之創投達到實際投資的後續動作,以服務幫助更多台灣新創公司鏈結主流人脈網絡。
作者:王南雷 (台灣創新創業中心執行長)
本人現任台灣創新創業中心執行長與工研院資通所技術長。本人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電機博士,曾參與美國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計畫看到商機,留在灣區創業,爭取到當時多家世界級通訊公司為客戶,最後成功被併購,過程中工作職責從技術至商務,兩次參與國際併購的談判。以下是本人執行鏈結矽谷計畫中的台灣創新創業中心的工作心得。
舊金山灣區一直是全球新創的火車頭,不斷的推陳出新,產業創新與轉移更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台灣卅年來持續停留在半導體與PC兩大產業,國民收入自然無法成長。台灣經濟的問題在於嚴重缺乏創新經濟,目前台灣與矽谷關係的疏離,無法帶動台灣創新產業的發展。必須透過台灣與矽谷的再鏈結,來帶動台灣創新產業發展與經濟成長。
以參加Global Venture Forum及拜訪其他外國駐美之盈利加速器的經驗而言,本人記錄下多位當地創投業者關於非美國的創業團隊到美國創業的核心要求:(1)CEO/Co-founder留在美國打拼非常重要,負責鏈結美國市場;(2)各項專業皆需積極與美國市場對接,包括律師、會計師等;(3)創新公司應盡快完成實際展示而非簡報;(4)了解美國商務作風,融入當地社會;(5)跨國界運作是必須的;(6)價格優勢絕對不是投資的考慮因素,價值才是關鍵。
台灣的創業團隊到灣區創業的挑戰,包括:要克服文化差異,接納各族裔人才、要有說服力的商業模式、要積極與創投業者溝通、要有破釜沉舟的創業決心。
在矽谷的台灣創新創業中心(TIEC)是由台灣的政府支持、財團法人工研院執行的非盈利計畫,是服務台灣的優秀創業公司赴美發展,配合國內各大育成中心了解矽谷灣區最新趨勢,提升台灣創業圈與舊金山灣區的鏈結。此外,台灣創新創業中心在矽谷灣區結合當地對台灣有善意的熱心人士攜手合作,借重舊金山灣區著名加速器對新創公司之培育,並配合台矽基金投資之創投達到實際投資的後續動作,以服務幫助更多台灣新創公司鏈結主流人脈網絡。
本文完整內容將出版於童振源、方頌仁、陳文雄編的《矽谷成功經濟學》。
【圖片為資料照】
本人現任台灣創新創業中心執行長與工研院資通所技術長。本人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電機博士,曾參與美國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計畫看到商機,留在灣區創業,爭取到當時多家世界級通訊公司為客戶,最後成功被併購,過程中工作職責從技術至商務,兩次參與國際併購的談判。以下是本人執行鏈結矽谷計畫中的台灣創新創業中心的工作心得。
舊金山灣區一直是全球新創的火車頭,不斷的推陳出新,產業創新與轉移更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台灣卅年來持續停留在半導體與PC兩大產業,國民收入自然無法成長。台灣經濟的問題在於嚴重缺乏創新經濟,目前台灣與矽谷關係的疏離,無法帶動台灣創新產業的發展。必須透過台灣與矽谷的再鏈結,來帶動台灣創新產業發展與經濟成長。
以參加Global Venture Forum及拜訪其他外國駐美之盈利加速器的經驗而言,本人記錄下多位當地創投業者關於非美國的創業團隊到美國創業的核心要求:(1)CEO/Co-founder留在美國打拼非常重要,負責鏈結美國市場;(2)各項專業皆需積極與美國市場對接,包括律師、會計師等;(3)創新公司應盡快完成實際展示而非簡報;(4)了解美國商務作風,融入當地社會;(5)跨國界運作是必須的;(6)價格優勢絕對不是投資的考慮因素,價值才是關鍵。
台灣的創業團隊到灣區創業的挑戰,包括:要克服文化差異,接納各族裔人才、要有說服力的商業模式、要積極與創投業者溝通、要有破釜沉舟的創業決心。
在矽谷的台灣創新創業中心(TIEC)是由台灣的政府支持、財團法人工研院執行的非盈利計畫,是服務台灣的優秀創業公司赴美發展,配合國內各大育成中心了解矽谷灣區最新趨勢,提升台灣創業圈與舊金山灣區的鏈結。此外,台灣創新創業中心在矽谷灣區結合當地對台灣有善意的熱心人士攜手合作,借重舊金山灣區著名加速器對新創公司之培育,並配合台矽基金投資之創投達到實際投資的後續動作,以服務幫助更多台灣新創公司鏈結主流人脈網絡。
本文完整內容將出版於童振源、方頌仁、陳文雄編的《矽谷成功經濟學》。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