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嘉盛:台灣與矽谷合作建議
.jpg)
2016-03-15 11:20:19
4052
台灣應與矽谷公司、學校積極合作,例如稅賦優惠或獎助鼓勵台灣資通訊科技公司進行研發、成立新創企業的快製中心與矽谷分工合作、吸引矽谷新創公司在台灣成立分公司、與矽谷的頂尖大學簽訂長期合作計畫,鼓勵台灣年輕人到矽谷參加創新創業研習營。
作者:翁嘉盛 (創新橋資本管理公司管理合夥人)
本人現任創新橋資本管理公司管理合夥人,為矽谷天使投資家、青年創業業師,投資早期的高科技產業,善用專業知識和人脈資源,幫助初創公司的形成和發展,募集資金和管理團隊,輔導青年公司上市、被兼併和收購。
本人歷任惠普公司(HP)軟體開發計劃管理經理、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網際網路技術部門軟體工程總監,在軟體工程和網路技術擁有20年的經驗。以及歷任Essence科技、Brovis網路、北美工研院董事、聖荷西州立大學塔基金會等董事。此外,本人也積極幫助台灣政府機關與研究單位諮詢,協助台灣產業升級,鼓勵回台投資。
以下是本人的工作與輔導創業經驗對台灣與矽谷的合作提出的政策建議。
台灣應鼓勵更多的人才,特別是有創業企圖心的年輕人,有機會到矽谷去拓展他們的視野,也去了解那邊的創業文化與尋找合作機會。台灣政府可以公費獎勵制度鼓勵人才到矽谷創業留學,獎勵優秀的創業團隊到矽谷創業,應有不同層級的方案。
台灣在矽谷應提供一些據點與平台,設一個比較具有規模、高能見度、有吸引力的全球技術中心,做為台灣連結矽谷的一個根據地。或是,為了獎勵海外創業而設立的一個政府支持的創新創業園區(innovation campus),由政務委員或副部長層級直接督導,提供有創業、經營與投資經驗的業師輔導,建立台灣年輕創業家與矽谷的技術和市場的連結。
台灣應該設一個規模大的國家級基金,高治理標準和適當的透明度,並且要積極管理,規模要大到可以與主流的創投基金談合作投資新世代技術,也可以與矽谷的世界頂尖研究中心或實驗室投資合作。此外,此主權基金可以配對投資的方式與矽谷的天使投資基金合作投資新創公司。
台灣應該對國際人才與資金開放,包括在美國的中國科技人才、企業與資金。除了涉及國家安全、資訊安全、敏感科技、國防產業或基礎建設之外,台灣應該開放讓這些人才到台灣發展、創業或併購。在開放初期,可以針對在美國的中國企業到台灣的投資案個案審查,逐步建立整體的規範。
除此之外,台灣應與矽谷公司、學校積極合作,例如稅賦優惠或獎助鼓勵台灣資通訊科技公司進行研發、成立新創企業的快製中心與矽谷分工合作、吸引矽谷新創公司在台灣成立分公司、與矽谷的頂尖大學簽訂長期合作計畫,鼓勵台灣年輕人到矽谷參加創新創業研習營。
本文完整內容將出版於童振源、方頌仁、陳文雄編的《矽谷成功經濟學》。
【圖片為資料照】
本人現任創新橋資本管理公司管理合夥人,為矽谷天使投資家、青年創業業師,投資早期的高科技產業,善用專業知識和人脈資源,幫助初創公司的形成和發展,募集資金和管理團隊,輔導青年公司上市、被兼併和收購。
本人歷任惠普公司(HP)軟體開發計劃管理經理、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網際網路技術部門軟體工程總監,在軟體工程和網路技術擁有20年的經驗。以及歷任Essence科技、Brovis網路、北美工研院董事、聖荷西州立大學塔基金會等董事。此外,本人也積極幫助台灣政府機關與研究單位諮詢,協助台灣產業升級,鼓勵回台投資。
以下是本人的工作與輔導創業經驗對台灣與矽谷的合作提出的政策建議。
台灣應鼓勵更多的人才,特別是有創業企圖心的年輕人,有機會到矽谷去拓展他們的視野,也去了解那邊的創業文化與尋找合作機會。台灣政府可以公費獎勵制度鼓勵人才到矽谷創業留學,獎勵優秀的創業團隊到矽谷創業,應有不同層級的方案。
台灣在矽谷應提供一些據點與平台,設一個比較具有規模、高能見度、有吸引力的全球技術中心,做為台灣連結矽谷的一個根據地。或是,為了獎勵海外創業而設立的一個政府支持的創新創業園區(innovation campus),由政務委員或副部長層級直接督導,提供有創業、經營與投資經驗的業師輔導,建立台灣年輕創業家與矽谷的技術和市場的連結。
台灣應該設一個規模大的國家級基金,高治理標準和適當的透明度,並且要積極管理,規模要大到可以與主流的創投基金談合作投資新世代技術,也可以與矽谷的世界頂尖研究中心或實驗室投資合作。此外,此主權基金可以配對投資的方式與矽谷的天使投資基金合作投資新創公司。
台灣應該對國際人才與資金開放,包括在美國的中國科技人才、企業與資金。除了涉及國家安全、資訊安全、敏感科技、國防產業或基礎建設之外,台灣應該開放讓這些人才到台灣發展、創業或併購。在開放初期,可以針對在美國的中國企業到台灣的投資案個案審查,逐步建立整體的規範。
除此之外,台灣應與矽谷公司、學校積極合作,例如稅賦優惠或獎助鼓勵台灣資通訊科技公司進行研發、成立新創企業的快製中心與矽谷分工合作、吸引矽谷新創公司在台灣成立分公司、與矽谷的頂尖大學簽訂長期合作計畫,鼓勵台灣年輕人到矽谷參加創新創業研習營。
本文完整內容將出版於童振源、方頌仁、陳文雄編的《矽谷成功經濟學》。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