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促提前備貨 主計總處上修首季GDP至5.37%
主計總處30日公布第1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統計為5.37%,較2月預測數大增1.91個百分點,關鍵是客戶因應美國關稅措施提前備貨,助攻台灣出口表現暢旺。 -
關稅利空籠罩 3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降為低迷黃藍燈
台經院30日公布今年3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由代表景氣偏熱的黃紅燈急轉為象徵景氣低迷的黃藍燈,信號值從2月的16.66分大幅下跌至12.12分,為今年第2次亮出警示意味濃厚的黃藍燈號。 -
關稅威脅籠罩 3月景氣燈號續亮黃紅燈
國發會28日發布3月景氣燈號,雖然拉貨效應使得生產、出口指標持續暢旺,但股市及廠商信心受到衝擊,景氣燈號續呈黃紅燈,不過分數減少3分,下滑至34分。 -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 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1年最低
中央大學28日公布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及6項子指標全數下挫,又以投資股市信心跌最多,重摔11.25點。 -
川普關稅衝擊 台經院下修今年GDP不「保3」
台經院25日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將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GDP)由原先預估的3.42%大幅下修至2.91%,無法守住「保3」目標。 -
IMF下調全球GDP增幅 上修台灣估值至2.9%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達2.9%,較去年10月預估的2.7%上調0.2個百分點,遠勝日本、韓國、香港及新加坡。報告也預測台灣今年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1.8%,遠低於全球的4.3%。 -
川普關稅風暴 中經院三情境預測今年GDP成長
中經院根據3種情境發布經濟預測,評估在中性情況下,今年經濟成長率將無法「保2」,剩1.66%;若關稅戰時間拉長,主要經濟體衰退的悲觀情境下,台灣只能勉強維持正成長。 -
台股量縮價跌 3月總稅收2324億年減2.8%
財政部14日公布2025年3月全國賦稅收入為2,32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6億元,年減幅2.8%。累計第一季稅收5,540億元,亦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36億元,年減0.6%。其中,證券交易稅受國際政經變動與市場波動影響,單月稅收大減24.6%,成為整體賦稅收入走弱的主因。 -
關稅大刀前強力拉貨 3月出口連17紅寫史上最強
財政部10日公布數據顯示,2025年3月出口金額達495.7億美元,不僅創下歷年單月新高,更年增18.6%,為連續第17個月正成長。首季累計出口金額達1,295.8億美元,年增17.5%,同樣創下歷年單季及同期最高紀錄。 -
對等關稅衝擊產業 國發會主委:今年經濟成長難「保3」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台灣稅率高達32%,國發會主委劉鏡清9日坦言,將對台灣經濟產業造成衝擊,今年經濟成長率「保3」會有問題,是很艱鉅的挑戰,但政府還是會以此為目標努力。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