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逾2成高中生曾有輕生念頭 孩子叛逆恐是心理健康警訊
兒福聯盟2023年的調查也指出,高達17%的國高中生屬於重度憂鬱傾向,21.1%的高中生曾認真想過自殺。青少年面臨的心理壓力,除了學業、同儕關係、家庭衝突,還包括網路霸凌等新興挑戰。 -
職業婦女壓力山大到焦慮、恐慌症找上門!從心理諮商覺察自我狀態
心理諮商除了精神疾病外,有壓力、情緒、煩惱等問題都能尋求幫助。 -
兒少精神疾病盛行但就醫率低 僅3成家長正視!台大醫籲提升意識及早診斷
內政部2023年統計資料顯示,全台18歲以下人口約400萬,調查發現,疫後青少年焦慮症與憂鬱症病例大幅上升,6成醫師指出青少年自傷行為增多,相較之下僅有3成家長正視孩子心理問題,導致治療時機經常遭延誤。 -
誤以為身體出問題 「廣泛性焦慮症」才是真正根源
廣泛性焦慮症是非短暫的緊張焦慮,而可能引發失眠、心悸、消化不良等身體症狀。 -
「認知障礙」非「失智症」! 醫:及早診治「3成效」佳
家庭、工作場所及社區應共同合作,創造一個失智友善環境,幫助認知障礙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尊嚴與獨立,早期支持和介入更顯得至關重要。 -
退休+體力衰退出現焦慮症 「樂齡族正向心理指南」跟著做
老年人除了身體機能退化之外,也會出現心理調適問題,建議長者可自我留意,晚輩也可多加注意家中長者是否異常的情形。 -
年輕拚工作、退休好無聊! 老翁心慌、失眠竟罹焦慮症
台灣老年人在2018年已突破總人口的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根據國發會推估,我國超高齡社會將於2025年到來。老年人除了身體機能退化之外,也會出現心理調適問題,建議長者可自我留意,晚輩也要多加注意家中長者情形 -
心理健康亮紅燈是咯症作祟 體內B6不足恐影響情緒
缺乏維生素B6和鋅可能導致咯症相關症狀,包括有易怒、爆發性脾氣、無法負荷高壓、聲光氣味觸感敏感、不記得做夢內容、免疫短期記憶差、指甲脆弱或長斑點、睡不好、早晨易有噁心感、皮膚乾燥且白皙、生長緩慢等。 -
他患強迫症「啃咬雙手、挖取眼球」吃藥無效 「1新療法」有效改善身心病況
強迫症的致病成因可能有家族遺傳、神經傳導不平衡、壓力事件誘發等多種因素 -
孩子擔心病毒上身!洗手洗到破皮 就醫確診焦慮強迫症
小薇每次回家都花1、2個小時洗手消毒,甚至把手洗到破皮,還是擔心手上可能有病毒,就醫後才發現罹患了焦慮、強迫症。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