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意小兒便秘症狀 每周排便3次以下、硬便、血便都算
便秘是兒童常見的健康問題,臨床表現包括1周排便次數小於3次、排出硬大便、排便困難等都算是便秘。 -
日本「嬰兒米餅」鎘超標!食藥署:採逐批查驗1個月 鎘對健康有何影響?
食藥署18日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其中兩批從日本進口的嬰兒米餅被檢出重金屬鎘超標。根據食藥署統計,近半年已多次檢出日本嬰兒餅乾鎘超標。 -
日本嬰兒米餅重金屬鎘超標! 近400公斤商品銷毀退回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未達合格標準之商品名單,其中,4家業者從日本龜田製菓株式會社所輸入知名品牌KAMEDA之嬰兒米餅檢測出重金屬鎘超標,總共7批商品,重達398.02公斤,需退運或銷毀 -
1歲寶寶可以跟著大人一起吃飯? 營養師提副食品建議
寶寶1歲飲食型態轉換,調味應清淡、食材多樣化。 -
營養師親授BLW法則!讓寶貝從副食品起 學會自己進食
嬰兒不喜歡吃粥,讓家長在準備副食品時很煩惱,這時可以考慮採用BLW,讓寶寶學習自己進食。 -
母乳六個月後較沒營養? 國際:營養豐富沒減少
坊間認為6個月後母乳沒營養,其實是錯誤的。但雖然母乳有其營養及免疫價值,要提醒民眾的是,4~6個月開始要加副食品,是因為我們的食物來源終究要從奶類改成固體食物,而副食品就是中間的過渡期。 -
符合鎘限量0.4ppm之米 衛福部:幾歲吃都安全
食米的鎘限量0.4ppm,嬰幼兒米製副食品的鎘含量標準則是0.04ppm,引發家長擔心嬰幼兒滿周歲開始吃米(熬粥等),會不會不安全。衛福部次長薛瑞元17日在記者會中表示,於原料米訂有鎘限量0.4ppm,不論任何年齡層的人,只要是吃符合標準的原料米,在正常攝食情況下,都是安全的。 -
嬰幼兒米製品驗出鎘超標 宜蘭縣府展開追查
宜蘭縣衛生局表示,根據消基會公布嬰幼兒米製副食品重金屬抽查結果,其中有3款金屬鎘超標產品製造地在宜蘭,15日已派員到轄內業者製作場所稽查,並輔導業者務必做好食安衛生管理、落實食材管理與驗收等。 -
嬰幼兒副食品把關 農委會願助契作專用水稻
農委會15日舉行源頭控管稻米生產、嚴格把關食米安全記者會,副主委陳駿季會中呼籲,製造嬰幼兒副食品的業者,可跟農民做契作生產專用的原料白米,農委會可協助加強農作物生產把關,以利符合嬰幼兒副食品標準。 -
消基會抽驗20件嬰幼兒米製副食品 4件鎘超標
消基會14日公布,7月間在雙北市通路及網路隨機抽驗購買的20件嬰幼兒米製副食品,有4件驗出重金屬鎘含量超過限量0.04ppm,最多超標近7倍。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