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腹瀉
-
14歲少年長達7年腸胃不適、狂掉體重! 靠這手術重獲新生
若孩子飯後出現腹脹、腹痛或伴隨噁心情況,就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的診視與檢查。 -
每日血便逾10次!婦確診潰瘍性結腸炎 治療控制迎曙光
58歲陳女士深受腹瀉、腹痛、血便所苦,尤其近幾個月嚴重到夜不成眠、1天跑10多次廁所,確診為潰瘍性腸炎、並以進階藥物治療,自從接受進階藥物治療開始為陳女士帶來了生活的曙光 -
排便疼痛但不是痔瘡? 「新型括約肌間廔管手術」精準救援成功
肛門廔管常見且好發在青中年人,成因主要由肛門旁腺體感染而造成急性肛門腺體發炎及肛門膿瘍。 -
生魚片藏海獸胃線蟲 感染恐引發噁心、嘔吐及皮膚紅疹
海獸胃線蟲症是由寄生於水產品的海獸胃線蟲所引起的寄生蟲疾病。人們在食用未煮熟或生食受感染的海鮮,通常在48小時內產生包括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甚至是皮膚瘙癢及紅疹等過敏反應。 -
腹瀉不敢吃東西怕「越吃越拉」?喝運動飲料補電解質?醫破解5大迷思
臺中榮總大腸直腸科陳志典醫師指出,有些看似正確的處理方式,反而可能導致腹瀉症狀加劇,他也為民眾破解5大錯誤迷思,幫助大家正確應對腹瀉問題。 -
宜蘭火鍋店疑食物中毒增至82人 10人檢出諾羅病毒
馬辣旗下火鍋涮樂和牛在宜蘭羅東開幕試營運期間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截至目前,累計已有63名民眾通報出現上吐下瀉等不適症狀,其中33人曾就醫。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最新檢驗結果指出,在所採集的17件檢體中,5名發病民眾及5名餐廳員工均檢出諾羅病毒陽性 -
近3年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 匡列接觸者34人
南部1名未滿10歲女童於3月8日因高燒、間歇性腹痛、血便、活動力下降等症狀就醫,18日檢驗確診為出血性大腸桿菌,為國內近3年來首例的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疾管署表示,匡列接觸者34人均無疑似症狀,食品檢體報告呈現陰性,感染源仍尚待釐清。 -
遠離腹瀉、急性腸胃炎! 加強防範諾羅病毒、肉毒桿菌
上周全台超過25萬人次因腹瀉、急性腸胃炎而就醫,主要罪魁禍首為諾羅病毒。 -
流感估下週脫離流行期 腹瀉疫情仍為近5年最高
疾病管制署(疾管署)11日表示,國內流感與腹瀉疫情均呈下降趨勢,其中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數連續四週下降,最快下週可望脫離流行期。至於腹瀉疫情,雖然就診人數已有減少,但仍為近五年同期最高,疾管署強調,民眾應加強手部及食品衛生,降低腸道傳染病的風險。 -
流感、腹瀉就診人次創5年新高 增購流感疫苗20日起接種
疾管署18日表示,近期流感及腹瀉疫情雖有下降趨勢,但仍處於高峰,門急診就診人次創下近5年同期新高。其中,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4.8萬人次、腹瀉門急診就診達28.5萬人次,雖較前一週下降,但仍須持續監測。疾管署並宣布,自2月20日起暫停全民接種流感疫苗,僅限高風險族群接種。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