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病毒A71型最易併發重症! 醫示警:6歲內幼童當心
酒精無法殺死腸病毒,疫苗施打才是最有效的主動免疫方式,以學齡前(6歲以下)的幼童居多,且受感染後罹患重症的比例也高,目前台灣的腸病毒A71型疫苗已經上市,因此呼籲年滿2個月到6歲以下的兒童,不論是否得過腸病毒,都要及早施打疫苗、以及早獲得免疫保護。 -
遠離腹瀉、急性腸胃炎! 加強防範諾羅病毒、肉毒桿菌
上周全台超過25萬人次因腹瀉、急性腸胃炎而就醫,主要罪魁禍首為諾羅病毒。 -
「腹瀉」就醫近5年最高! 疾管署:逾95%為諾羅病毒
為降低諾羅病毒傳播風險,處理受病患污染的器物表面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20 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擦拭;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應以100 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消毒清理。 -
114年首例腸病毒死亡 未滿1個月女嬰染伊科病毒發病1週逝
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腸病毒死亡個案,為北部未滿1個月新生女嬰,病程發展快速,發病約1週就因多重器官衰竭及新生兒敗血症死亡,確認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
「這1病毒」一人中鏢,全家團滅! 醫籲:務必勤洗手
諾羅病毒腸胃炎好發於冬季,且傳染力強,成人及小孩皆可能被感染,只要接觸到受污染的食物、水源、患者排泄物,甚至是飛沫,就可能開始傳播感染。 -
流感正處流行期!北市府衛生局列「常見4大QA」解惑 牢記防範6招
流感可發生在所有年齡層,人人都可能得流感。但因為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孕婦及慢性病病人等流感高危險族群一旦感染後容易引起併發症。 -
「黴漿菌」感染抗藥性高達六成! 醫授「年節做這些事」預防
11歲顏姓女童高燒、咳嗽不歇,從診所轉到醫院確診為黴漿菌感染並引發肺炎,住院治療卻不見改善,常規的巨環類抗生素(阿奇黴素azithromycin)無效,使用去氧羥四環素 (doxycycline)治療才好轉,顯示抗生素失效,,這類抗生素的抗藥性在台灣已達60% -
腸病毒重症+2!男嬰出生僅4天染 2個案病毒型別皆具「特別點」專家說明
上週新增2例腸病毒重症病例,分別感染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D68型。 -
腸病毒趨緩單週1.7萬人就醫 疾管署估疫情燒到春節
疾管署表示,腸病毒疫情雖呈下降趨勢,但仍處於流行期,預計明年1月中下旬才會脫離流行。家長及托育人員應協助孩童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並特別留意重症前兆,以降低感染與併發症風險。 -
洗手對今年腸病毒疫情更有幫助! 原因何在?又該如何正確洗手?
洗手預防對於今年腸病毒疫情防治將會更有幫助。呂俊毅醫師認為今年很多大小孩感染腸病毒,好好教導正確洗手的方法,其實蠻有機會藉此減少腸病毒傳播。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