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估下週脫離流行期 腹瀉疫情仍為近5年最高

2025-03-12 10:25:55
1125
疾病管制署(疾管署)11日表示,國內流感與腹瀉疫情均呈下降趨勢,其中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數連續四週下降,最快下週可望脫離流行期。至於腹瀉疫情,雖然就診人數已有減少,但仍為近五年同期最高,疾管署強調,民眾應加強手部及食品衛生,降低腸道傳染病的風險。
疾病管制署(疾管署)11日表示,國內流感與腹瀉疫情均呈下降趨勢,其中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數連續四週下降,最快下週可望脫離流行期。然而,流感併發重症及死亡個案數仍多,疾管署呼籲民眾持續留意相關症狀,及早就醫。至於腹瀉疫情,雖然就診人數已有減少,但仍為近五年同期最高,疾管署強調,民眾應加強手部及食品衛生,降低腸道傳染病的風險。
流感疫情趨緩 併發重症與死亡個案仍多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今年第10週(3月2日至8日)全國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約11.1萬,較前一週下降3%。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為10.9%,已低於流行閾值(11%),顯示疫情逐漸趨緩,預計最快下週可正式脫離流行期。然而,流感仍是社區中主要的呼吸道病原體,以A型H1N1病毒為主,近期併發重症及死亡病例仍多。
統計顯示,3月4日至10日新增44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及22例死亡個案,自2024年10月1日流感季開始以來,累計1107例重症病例,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比達57%。死亡病例累計239例,其中228例感染A型H1N1,其餘為A型H3N2及B型流感。疾管署提醒,若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肌肉痠痛等症狀,且有呼吸困難、胸痛、意識改變、高燒持續72小時等重症警訊,應儘速就醫。
疾管署指出,全球流感疫情雖然整體下降,但部分鄰近國家如香港及韓國仍處高峰期。多數國家目前流行的病毒株以A型H1N1為主,美國則同時流行H3N2與H1N1,韓國以B型流感為主,歐洲則是H3與B型共同流行。
為降低流感重症及死亡風險,疾管署已將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的使用條件延長至3月31日,適用對象為「有類流感症狀,且家人、同事或同班同學發病者」,經醫師判斷後可開立藥劑,無需進行快篩。
流感疫苗幾乎接種完畢 政府不再公布庫存
政府先前增購的10萬劑流感疫苗已幾乎接種完畢,接種率超過99%。疾管署表示,雖然系統仍顯示少量庫存,但大多數已被預約,或是尚未完成更新,因此不再對外公布剩餘疫苗數量。疾管署強調,民眾仍應注意個人健康狀況,若符合公費抗病毒藥物適用條件,應儘速就醫,以減少流感重症的發生。
腹瀉疫情仍為五年最高 諾羅病毒為主因
除了流感疫情,腹瀉疫情雖有下降趨勢,但仍需警戒。疾管署指出,第10週(3月2日至8日)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為25.5萬,較前一週下降9%,但仍為近五年同期最高。過去四週全國共通報274起腹瀉群聚事件,其中156起檢驗出病原體,97.4%為諾羅病毒,主要發生於餐飲及旅宿業。
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患者可能出現水瀉、嘔吐、噁心、發燒、腹痛等症狀,病程約1至10天。疾管署提醒,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弱者感染後症狀可能較為嚴重,應特別注意防護。
為降低腹瀉疫情擴散風險,疾管署呼籲民眾務必做好個人及環境衛生:
•勤洗手:如廁後、進食前應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洗手。
•確保食品安全:生熟食應分開處理,食物應徹底煮熟後再食用,尤其是貝類等水產品。
•注意環境消毒:處理病患污染的環境時,應佩戴手套與口罩,並使用適當濃度的漂白水(1,000 ppm擦拭環境、5,000 ppm處理嘔吐物及排泄物)。
此外,疾管署提醒,腹瀉患者應在家休息,補充水分與電解質,症狀解除48小時後再恢復上班或上課,外出時務必佩戴口罩,以降低傳染風險。
疾管署強調,儘管流感與腹瀉疫情均呈下降趨勢,民眾仍不可掉以輕心,應持續落實個人衛生,避免疾病傳播。更多資訊可至疾管署官網(https://www.cdc.gov.tw)查詢,或撥打防疫專線1922洽詢。
【圖片來源:中央社】
流感疫情趨緩 併發重症與死亡個案仍多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今年第10週(3月2日至8日)全國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約11.1萬,較前一週下降3%。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為10.9%,已低於流行閾值(11%),顯示疫情逐漸趨緩,預計最快下週可正式脫離流行期。然而,流感仍是社區中主要的呼吸道病原體,以A型H1N1病毒為主,近期併發重症及死亡病例仍多。
統計顯示,3月4日至10日新增44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及22例死亡個案,自2024年10月1日流感季開始以來,累計1107例重症病例,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比達57%。死亡病例累計239例,其中228例感染A型H1N1,其餘為A型H3N2及B型流感。疾管署提醒,若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肌肉痠痛等症狀,且有呼吸困難、胸痛、意識改變、高燒持續72小時等重症警訊,應儘速就醫。
疾管署指出,全球流感疫情雖然整體下降,但部分鄰近國家如香港及韓國仍處高峰期。多數國家目前流行的病毒株以A型H1N1為主,美國則同時流行H3N2與H1N1,韓國以B型流感為主,歐洲則是H3與B型共同流行。
為降低流感重症及死亡風險,疾管署已將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的使用條件延長至3月31日,適用對象為「有類流感症狀,且家人、同事或同班同學發病者」,經醫師判斷後可開立藥劑,無需進行快篩。
流感疫苗幾乎接種完畢 政府不再公布庫存
政府先前增購的10萬劑流感疫苗已幾乎接種完畢,接種率超過99%。疾管署表示,雖然系統仍顯示少量庫存,但大多數已被預約,或是尚未完成更新,因此不再對外公布剩餘疫苗數量。疾管署強調,民眾仍應注意個人健康狀況,若符合公費抗病毒藥物適用條件,應儘速就醫,以減少流感重症的發生。
腹瀉疫情仍為五年最高 諾羅病毒為主因
除了流感疫情,腹瀉疫情雖有下降趨勢,但仍需警戒。疾管署指出,第10週(3月2日至8日)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為25.5萬,較前一週下降9%,但仍為近五年同期最高。過去四週全國共通報274起腹瀉群聚事件,其中156起檢驗出病原體,97.4%為諾羅病毒,主要發生於餐飲及旅宿業。
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患者可能出現水瀉、嘔吐、噁心、發燒、腹痛等症狀,病程約1至10天。疾管署提醒,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弱者感染後症狀可能較為嚴重,應特別注意防護。
為降低腹瀉疫情擴散風險,疾管署呼籲民眾務必做好個人及環境衛生:
•勤洗手:如廁後、進食前應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洗手。
•確保食品安全:生熟食應分開處理,食物應徹底煮熟後再食用,尤其是貝類等水產品。
•注意環境消毒:處理病患污染的環境時,應佩戴手套與口罩,並使用適當濃度的漂白水(1,000 ppm擦拭環境、5,000 ppm處理嘔吐物及排泄物)。
此外,疾管署提醒,腹瀉患者應在家休息,補充水分與電解質,症狀解除48小時後再恢復上班或上課,外出時務必佩戴口罩,以降低傳染風險。
疾管署強調,儘管流感與腹瀉疫情均呈下降趨勢,民眾仍不可掉以輕心,應持續落實個人衛生,避免疾病傳播。更多資訊可至疾管署官網(https://www.cdc.gov.tw)查詢,或撥打防疫專線1922洽詢。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