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腹瀉就診人次創5年新高 增購流感疫苗20日起接種

2025-02-18 17:49:55   806

疾管署18日表示,近期流感及腹瀉疫情雖有下降趨勢,但仍處於高峰,門急診就診人次創下近5年同期新高。其中,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4.8萬人次、腹瀉門急診就診達28.5萬人次,雖較前一週下降,但仍須持續監測。疾管署並宣布,自2月20日起暫停全民接種流感疫苗,僅限高風險族群接種。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疾管署)今(18)日表示,近期流感及腹瀉疫情雖有下降趨勢,但仍處於高峰,門急診就診人次創下近5年同期新高。其中,上週(2月9日至15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4.8萬人次、腹瀉門急診就診達28.5萬人次,雖較前一週下降,但仍須持續監測。疾管署並宣布,自2月20日起暫停全民接種流感疫苗,僅限高風險族群接種。

根據疾管署統計,本流感季自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2月17日,已累計917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181例死亡,重症與死亡數皆為近10年同期次高、近5年同期最高。上週(2月11日至17日)新增122例重症、21例死亡,多數病例感染A型H1N1流感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本流感季最年幼的死亡病例為北部一名學齡前女童,該女童無先天病史,且未接種流感疫苗。她於2月上旬出現咳嗽、流鼻水,隔天發高燒至40度並出現痙攣、意識不清,送醫後確診為A型流感,並併發腦炎及心肌炎,短短5天內病況急速惡化,最終不幸過世。

此外,南部亦有一名未滿1歲的女嬰因流感住進加護病房。該女嬰為早產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2月中旬因發燒、呼吸困難送醫,確診A型流感並發肺炎,至今仍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疾管署指出,國內流感疫情雖有下降趨勢,但仍處於流行期,預計3月中旬至下旬才會脫離流行高峰。目前國內主要流行A型H1N1,與本季疫苗株相符,接種疫苗仍能有效降低重症風險。

此外,國際疫情仍處高峰,包括香港、新加坡、韓國流感疫情持續升溫,中國大陸則呈現波動,日本疫情雖有下降趨勢,但歐美仍處高峰期。亞洲主要流行型別為A型H1N1,歐美則為A型H1N1與B型共同流行,美國則另有A型H3N2傳播。

因應疫情,行政院已指示增購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並於2月20日開始提供接種服務。截至2月18日,全國共有2,280家合約院所(包括233家醫院、1,749家診所、298家衛生所)可供疫苗接種。

然而,由於疫苗供應有限,2月20日起將暫停全民接種計畫,僅提供11類高風險族群施打:

•65歲以上長者
•55歲以上原住民
•安養/長照機構住民
•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
•高風險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BMI≥30者、罕病及重大傷病患者
•孕婦
•6個月內嬰兒的父母
•醫事及防疫人員
•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三年級學生
•幼兒園及居家托育人員
•禽畜及動物防疫相關工作者

疾管署提醒,上述對象若尚未接種流感疫苗,應盡快施打,以降低感染風險,民眾可透過地方政府衛生局官網查詢合約院所,並提前預約接種。

除流感外,近期腹瀉疫情亦處高峰。2月9日至15日,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達28萬5,442人次,雖較前一週30萬6,567人次下降6.9%,但仍為近5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指出,近4週累計390起腹瀉群聚事件,其中214起檢驗出諾羅病毒,占比高達98.6%,主要發生於餐飲業與旅宿業,顯示病毒透過食物與環境傳播的風險仍高。

疾管署也提到,國內COVID-19疫情雖趨緩,但仍有新增重症與死亡個案。2月11日至17日新增12例新冠併發重症,較前一週略增,另新增3例死亡。

目前國內以XEC變異株為主,其次為KP.3.1.1變異株,均屬於JN.1家族。疾管署強調,現行JN.1疫苗可對這些變異株提供保護,呼籲228連假前尚未接種疫苗的民眾盡快施打,以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

針對近期流感與腹瀉疫情,疾管署提醒,民眾若出現以下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

•呼吸困難、呼吸急促
•缺氧(發紺)
•血痰或痰液變濃
•胸痛、意識改變
•低血壓或高燒持續72小時

疾管署建議,民眾應做好手部衛生、戴口罩、注意環境清潔,並在228連假期間避免前往人潮擁擠場所,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