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風後無力行走?「機器人輔助復健」步行距離提升25公尺
未來若結合更多的科技元素,例如人工智慧和腦波感測技術,可望進一步提升復健效果和患者體驗。 -
微創醫療再躍進! 童綜合醫院Hugo婦科手術觀摩中心揭牌
63歲李姓患者,10年前曾因為子宮脫垂進行過子宮懸吊手術,最近又感覺到子宮掉下來,不僅不舒服還造成排尿困難,並出現些許出血情況。 -
卓榮泰:機器人產業不僅商用更攸關國安 全力支持中小企業轉型
行政院長卓榮泰於今(21)日出席「Intelligent Asia 2024」聯展開幕典禮,並強調機器人產業的重要性。他指出,機器人產業不僅對商業領域有深遠影響,更具有戰略性意義,攸關國家安全,因此必須長足發展。 -
「AI閨蜜」陪伴孤獨人聊天、解憂 醫師籲:勿過度依賴
多數聊天機器人跟人類互動顯得僵硬、不自然,使用率自然也就不高。 -
工研院打造全台首個機器人外送員 3/1起穿梭高雄軟體園區
全台首例,工研院打造全台第一個機器人外送員Cubot ONE,將自3月1日起在高雄軟體園區的統一超商試營運AMR外送服務一年,為園區上班族送餐到門口。 -
台東海邊不到百人三和國小 奪機器人大賽3大獎
位於太平洋海邊的台東三和國小,以當地定置漁網和養蝦產業為發想,參加2022-2023 FIRST機器人大賽台灣選拔賽奪下3大獎,創台東偏鄉學校紀錄。 -
爭取黃金復原期 北醫首創多樣性下肢機器人復健中心
據統計,使用機器人復健的族群以腦血管相關疾病為最大宗(81%),其次為脊髓損傷(14%)與其他如腦性麻痺孩童等(5%),北醫附設醫院引進的三種復健機器人,涵蓋各階段的步態訓練需求,為不同的病人提供適切的步態訓練。 -
跨出第一步! 「下肢機器人」助中風者復健
下肢機器人一方面提供一個穩固的支撐,減少跌倒風險,患者因而更能專心在動作控制的學習上。 -
智精準帶動、提升復健成效 「智慧外骨骼機器人系統」超給力
為提供中風患者更多治療選擇,安南醫院腦中風中心引進最先進智慧外骨骼機器人系統,希冀幫助病人在中風後的復健期能有更好的功能進展。 -
屏東總圖推廣兒童閱讀 每週六出動機器人說故事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推廣兒童閱讀,3月至7月每週六下午3時在1樓兒童閱覽區,將由AI機器人凱比說故事。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