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術前注射止痛劑阻斷痠痛訊號 斷開疼痛記憶降術後痛感
人體的大腦會對疼痛產生記憶,痛的時間持續越久,記憶會越難消除,即便透過手術去除疼痛的病因,疼痛記憶仍會存在,臨床統計,術後因疼痛躺在病床的時間越久,恢復速度就越慢,對患者來說較為不利。 -
胃部基質瘤發生率上升!僅次於胃癌 胃鏡微創術新趨勢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胃壁黏膜下肌肉層腫瘤發生率逐年提升,此類腫瘤為胃腸道基質瘤,整體盛行率約為0.36%至1.94%,其中70歲以上族群的盛行率更高,可達10%。 -
【2025外科醫學會年會】血管外科實力再升級!國際接軌與創新突破並行 挽救更多生命
關於未來的發展,蔡宜廷理事長說道,台灣血管外科在周邊動脈治療方面已有很大的進展,尤其在主動脈治療技術上不斷突破。 -
什麼是微創手術?任何手術都可以用微創? 醫解析常見疑問
微創手術是現今醫療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也是各家醫院及各科部互相較勁的兵家必爭之地。好處不僅是傷口較小且美觀,對周遭軟組織(包含肌肉、血管、神經等)的破壞也少,亦能達到更安全、失血量更少、恢復更快的目的。 -
瓣膜置換手術用微創比較好? 專科醫告訴你選擇關鍵
每個手術前,除了完整的術前檢查,更重要的是醫師與病人和家屬的溝通,才能決定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
攝護腺問題別再拖!微創拉提與海福刀治療 重獲男性健康新選擇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從針對良性增生的攝護腺拉提微創手術,到針對癌症的海福刀聚焦超音波治療,都為患者提供了負擔更低、恢復更快的選擇,幫助改善生活、找回健康。 -
8旬嬤因腫瘤腸道阻塞! 微創手術不再受「溢赤酸」苦
87歲的蔡女士因胰臟惡性腫瘤造成腸道阻塞,常有胃食道逆流症狀,每次吃東西就會嘔吐,有時1晚吐3、4次。經醫師內視鏡胃腸道吻合術,透過微創手術在胃與小腸間放置金屬支架打通路徑,術後2、3天即恢復正常飲食,不再溢赤酸,讓她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
12歲男童「甲亢症」脖子腫大到難呼吸! 「微創無痕手術」治療免長期服藥
一般兒童甲亢症的發病率較低,只占全部病人的5%左右,其中7~14歲是好發年齡,女孩多於男孩,比例約5:1。 -
攤商母子搬重造成肩傷 「微創關節鏡手術」不再痛到無法入眠
肩旋轉肌袖撕裂傷是一種常見的肩部損傷,這種傷害通常因為肩部的過度使用、年齡增長所帶來的退化,或外部的意外創傷而發生,常見於50歲以上經常從事重體力勞動的族群。 -
壯年男腰背痛以為結石復發 驚見腹部「8公分主動脈瘤」險喪命
腹主動脈瘤初期無症狀,破裂後的未手術死亡率達100%。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