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嘴張友驊跌倒頭部重創 傳已裝葉克膜採低溫療法
69歲的資深政治評論員張友驊,昨(3)日傍晚在台北市信義區與妻子散步時不慎滑倒,頭部重創,當場失去生命跡象。根據多方報導,張友驊目前已被送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並使用葉克膜進行搶救,醫療團隊正在密切觀察其病情發展。 -
8旬翁大腸癌術後6天出院 北醫ERAS計畫縮短住院天數
80歲的王先生因腸胃不適,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異常確診大腸癌。考量到年紀不適合進行大型手術,北醫附醫副院長暨大腸直腸外科魏柏立醫師以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並搭配ERAS計劃,術後第1天便能進食、第4天出院返家,總住院天數6天,相較以往需住院10天,住院天數縮減40% -
麻醉醫涉性侵病患 北醫停權記過懲處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有麻醉醫師在民國111年涉嫌性侵,院方28日表示,接獲申訴隨即展開調查,對當事醫師記過及停權等懲處,不得在檢查單位服務,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院方全力配合司法調查。 -
全台首間迪士尼主題醫院啟用 助病童以正能量對抗病魔
迪士尼攜手中華民國喜願協會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於26日正式啟用全台灣第1間迪士尼主題病房。 -
爭取黃金復原期 北醫首創多樣性下肢機器人復健中心
據統計,使用機器人復健的族群以腦血管相關疾病為最大宗(81%),其次為脊髓損傷(14%)與其他如腦性麻痺孩童等(5%),北醫附設醫院引進的三種復健機器人,涵蓋各階段的步態訓練需求,為不同的病人提供適切的步態訓練。 -
響應捐血不落人後 北醫附醫珍惜每滴珍貴用血
北醫附醫為提供手術病人更好的醫療照護,109年起參與美國外科醫師學會之國家外科手術品質改善計劃,採用國際標準檢視外科手術品質。 -
憂痣成癌?快用手機拍下它能幫解惑
看到身上有怪痣擔心惡化變成癌?北醫大透過AI技術研發出痣能達人MoleMe聊天機器人,只要用手機拍攝身上的痣,並上傳照片,即能得到異常風險分析結果,正確率達93%,隨拍隨傳完全免費。 -
北醫研發智能系統 月省800工時
為了更快速、完整掌握加護病人病況發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成功研發智能重症照護系統-Ted ICU,運用在加護病房中,可自動完成加護病房患者的生理資訊拋轉、整合,所有資訊都可以傳送到醫師、護理師手上的平板,讓醫師就算無法馬上趕到加護病房,也能同步掌握病人狀況,減少溝通時間。 -
病童學習不中斷 智慧教室在醫院啟用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攜手台灣三星電子,昨天正式啟用北台灣首間智慧教室in Hospital,期盼透過科技產品的創新應用,協助病童在住院治療同時能夠不斷學習。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