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洪奇昌

洪奇昌

21

    作者相關文章

  • 慎防經濟由「外冷內溫」轉為「內外皆冷」

    行政院各部會需盤點手邊有效的財政工具及預算,不論是產業補貼或是社福津貼,均須做好十足預備,並提出能提振未來產業生產力、勞工生產力的政策。甚或下半年政府應當在必要時再度推出提振內需經濟的政策,持續刺激內需消費以及擴張財政;否則,當柴火用盡之時,全民皆需面對「內外皆冷」的景氣窘境。
  • 當前政府的迫切經濟議題

    在經濟下行的2023年,政府須更加全面檢視國內外經濟動態,並且隨時注意國內產業結構狀況;並就目前因國際經濟持續通膨及高利率的經濟環境,導致的國內經濟通縮及可能引發的就業問題,進行規劃與因應,確保國內民眾的經濟安全,否則2024年民進黨政權或將面臨強大的挑戰。
  • 美中關係從戰略夥伴到戰略競爭的典範轉移

    美中關係典範轉移並不意味著台灣可以藉著美中矛盾盡享戰略利益。反之,台灣夾在美中地緣政治對抗前線,隨時可能陷入更嚴峻的國家安全困境。如何正確判斷並審慎處理美中戰略關係中的對抗、競爭、合作等議題,是台灣在美中關係典範轉移階段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 北京越硬 台灣更要穩

    蔡英文政府已經宣稱並承諾務實且負責任地處理兩岸關係和維繫區域和平穩定的責任,政府宜繼續釋以善意,一次不夠那就多說幾次,沒有必要讓對岸鷹派找到介入煽動兩岸敵對的理由。
  • 洪奇昌:兩岸存善念 創造和平

    我們肯定陸委會一貫的務實善意,促成政府開放小小明們優先返台和陸生應屆畢業生返台等措施,期待後續能在防疫能量允許的前提下,進一步擴大小明和各年級陸生返台。更期盼兩岸能在人道關懷及共同防疫兩大議題上創造機會,降低兩岸社會的敵意螺旋。
  • 「不該至今還拒於國門之外」 洪奇昌籲分批讓小明們返台

    為了防疫需求,政府禁止中國人民來台,中國籍配偶的子女,也就是「小明」們,目前還有2千多人滯留在大陸無法回台。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向總統蔡英文喊話,呼籲應該視疫情狀況,基於人道考量「分批逐次」讓這些案例返台。
  • 洪奇昌:選後的兩岸政策基調

    洪奇昌指出,若民進黨贏得大選,相信民進黨會履行承諾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性和可持續性的兩岸政策外,更期待兩岸政府領導人都清楚保留政治迴旋空間的意義,「兩岸的兩個執政黨應該要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造福兩岸人民。」
  • 中國修憲後的國際與兩岸效應

    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對中方的內政意義,就是要進一步鞏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三位一體」領導制並且為習近平延任搬開最後一塊大石頭,確保20大以後習進平能夠以「三位一體」的身分持續掌權,而不必和鄧小平、江澤民一樣只能透過軍委主席身分延續統治權威。
  • 兩會後對台工作 只爭朝夕!或緣木求魚?

    中國大陸官場上向來講究學習領導人講話精神,但具體執行方式與效果往往耐人尋味。北京或許要再想想,「單向融合」、「主動介入」、「積極作為」雖然可能加速推動一些惠台措施,但最終是否能讓兩岸走向心靈契合?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與效應

    不論中國最終成為霸權或是因為改革失敗而崩潰,中國對世界的衝擊都將是顛覆性的,也必將影響台灣前途,我們期待當中國成為強國時,它對民族主義的需求會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中國能負起提供世界安全保障,能提出具有普遍性的「中國模式」,並且更能包容多元的社會價值,成為真正的「王道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