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腸癌術前術後這樣吃 「腸」保健康
連續七年蟬連國人十大癌症第一名的大腸癌,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是吃出來的!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建議平時少吃油膩、多攝取纖維質。若是已檢查出罹患大腸癌,在治療前後可以遵守不同的飲食原則,保養照顧腸道,腸保健康! -
豬哥亮大腸癌拖成末期 「新國病」別輕忽!
綜藝天王豬哥亮大腸癌末期,住進安寧病房,驚動演藝圈!大腸癌真的如此可怕嗎?醫師指出,其實大腸癌進展緩慢,從大腸息肉變成癌症至少需要5至10年,但進入末期5年存活率僅剩1成,建議民眾少吃紅肉、多蔬果,定期做糞便潛血及大腸鏡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
超級穀物台灣紅藜 能預防大腸癌前期病變
台灣紅藜被譽為超級穀物!國內最新研究發現,餵食帶有大腸癌前期病變的大鼠台灣紅藜10周後,有效抑制大腸癌前期病變生成,達到預防效果。專家指出,台灣紅藜含有高量膳食纖維、抗氧化物質,60公斤成人每天食用22克,就能達到效果。 -
罹腸癌後怎麼吃? 5大食物不可少
病從口入是大腸癌的最佳寫照!據統計,每年約有萬名國人罹患大腸癌,與日常飲食習慣關係密切。根據營養師臨床觀察發現,罹癌患者最喜歡的食物,依序是肉類、加工品、油炸食物、重口味食物、醃製品,以及甜食、甜飲。 -
國民美食鹽酥雞吃到大? 年輕人腸癌占比增至7%
台灣是美食王國,但不少招牌的國民美食卻恐怕是害台灣年輕人罹癌的推手! 國內大腸直腸癌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王輝明說,近年統計, 國人40歲以下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年輕人口,占比增至7%,背後原因推估跟從小愛吃鹽酥雞、香腸、燒烤等國民美食吃到大脫不了關係。 -
加「乳化劑」好好吃? 當心增腸癌風險
常吃加工食品,小心罹患大腸癌。美國一項動物實驗發現,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物乳化劑(Emulsifiers)可能改變腸道細菌生態、促使腸道產生發炎反應,進而增加大腸癌風險。 -
防腸癌! 潛血檢測兩分鐘見分曉
大腸癌連續八年高居台灣癌症第一名,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病症,患者通常病情嚴重時才會發覺,一旦出現症狀,大多已是晚期,因此預防的重要關鍵即為定期篩檢,不論年紀皆需做篩檢;透過最新的糞便潛血試紙測試,期許能提升民眾篩檢意願,大幅降低因大腸癌而致死的機率。 -
愛肉食又重口味 35歲男大腸癌第三期!
目前在台灣地區大腸癌發生率在男女性別上很接近,而50~60歲之間發生率最多,像以上的實例年紀輕輕30幾歲,也得到了大腸癌,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大腸癌的致癌因素並非單純的單一原因。而是由多重因素導致的包括:家族遺傳、飲食習慣不好、靜態生活習慣、不愛運動及許多致癌物質等交互作用而成的。 -
大腸癌5大危險飲食!快看看你中了幾項?
上班族愛吃重鹹重油吃到飽,加上三餐不定時,可能讓大腸癌找上身,醫師表示,全台推估超過80萬上班族有大腸瘜肉,若置之不理,10至15年可能變成大腸癌。5大上班族危險飲食:1. 重鹹油烹多。2. 肉食攝取多。3. 腸常壞菌多。4. 宵夜聚餐多。5. 操勞延食多。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