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便或放屁「氣味異常」恐大腸癌? 注意4大排便警訊
排便狀況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糞便的顏色、形狀,以及排便習慣的改變,都可能反映出潛在的健康問題。 -
大腸癌徵兆注意! 醫:血便、便秘腹瀉交替、體重減輕
大腸癌常見徵兆包含:大便中有血或黏液、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等,為降低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規律且及早接受糞便潛血篩檢與大腸鏡檢查是很重要的關鍵。 -
69歲婦肝膿瘍竟是感染「這1菌」 同時還揪出早期大腸癌病兆
近年來肝膿瘍病人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比例越來越高,2023年已達到7成,林邑璁主任呼籲,感染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特別是年紀大的人務必接受大腸鏡檢查,希望能夠藉此早期發現癌症或是早期切除腺瘤性息肉。 -
日行萬步也難逃!7旬翁糞便潛血陽性 竟是大腸癌前兆
73歲羅先生患有三高,平常相當注意健康飲食,且每日養成日行1萬步的習慣,但今年初卻收到糞便潛血篩檢結果為陽性,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最深處的盲腸有顆4公分大瘜肉。 -
男子爆瘦8公斤!罹大腸癌第3期 體內藏多顆腺瘤型息肉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將資料進行性別分析發現,腺瘤型息肉的檢出率在男性中為21.43%,女性為14.65%,也就是說平均每5位男性受檢者就有1位檢出,男性的檢出率比女性增幅為46.28%。 -
講座報名/預防大腸直腸癌可以怎麼做? 名醫開講解惑
便秘幾乎是每個人都曾遇過的問題,但遇到長期便秘或排便不順、下腹痛、腸胃不舒服持續半年以上等情況,務必要謹慎留意,盡快就醫檢查,並詳細告訴醫師病史,因為這可能是潛在腫瘤的危險信號! -
大腸癌年輕化!中年男子腹痛1個月 檢查發現竟已第3期
46歲的小王因右上腹疼痛不適,症狀持續約1個月至醫院就醫,據他描述無其他排便狀況改變或出血,也沒有家族病史,但經大腸鏡檢查診斷為升結腸大腸癌,開刀後確定已至第3期,需接受化學治療並持續追蹤。 -
血便沒有疼痛誤以為內痔 中年男就醫竟是腸癌第三期
造成直腸癌的原因包括遺傳與飲食,直腸癌患者的一等親家屬有2~4倍的罹癌機率,而日常攝取高脂肪食物與加工肉品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
大腸癌常見5大症狀!早期不明顯 定期篩檢降低死亡率
在大腸癌擴散之前發現癌細胞,不但可降低死亡風險,也會讓治療更易於控制,因此呼籲人們應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檢。 -
球王比利結腸癌逝! 大腸癌蟬聯十大癌症15年榜首
三度奪下世界盃冠軍的球王比利(Pele),於當地時間29日因結腸癌惡化導致多重器官衰竭病逝於巴西,享壽82歲,許多球星都發文哀悼。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