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適應形勢變化 科學謀劃「十五五」經濟發展

2025-04-30 18:23:21
390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30日在上海召集部分省區領導人舉行座談會時說,謀劃「十五五」時期(2026至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要適應形勢變化,把握戰略重點,前瞻性把握國際形勢發展變化的影響,通盤考慮內外部風險挑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上海主持召開「十五五」時期(2026至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強調中國將在國際形勢劇變與中美關稅戰持續背景下,科學規劃未來五年戰略方向,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會議指出,要因應全球經貿與安全局勢變化,統籌內外部風險與資源配置,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與新質生產力,同時深化對外開放並提升國家安全能力。
習近平在座談會中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2021-2025)收官之年,未來「十五五」階段的戰略規劃,將著重強化對國際局勢變化的前瞻性應對。他強調,中國要「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通過多措並舉穩定就業、企業、預期與市場,維持經濟基本盤的穩定,推進「新發展格局」的構建,並透過「新安全格局」為其保駕護航。
在產業與科技發展方面,習近平明確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成為「十五五」時期的重要戰略任務。他強調,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實體經濟為根基,全面推進傳統產業升級、發展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同時,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強化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能力,也是未來五年內的重要課題。
他特別強調,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教育、科技與人才的一體推進,為新質生產力建構堅實的戰略支撐。此外,各地區在規劃地方發展藍圖時,須緊扣國家整體戰略布局,發揮自身特色與比較優勢,確保政策思路與全局協同一致。
除了經濟與科技議題,習近平也關注民生政策推進與共同富裕的實現。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應體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在發展中保障與改善民生,包括加快農業現代化、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他強調,針對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政府須研擬一批可及性強、實效明確的政策,並堅守「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原則,落實在具體行動上。
此次座談會除了習近平本人與李強、蔡奇等高層出席外,來自內蒙古、上海、浙江、湖北、廣東、四川與甘肅等地的省委書記也發表意見與建議,內容涉及區域經濟布局、地方發展優勢及應對風險措施。習近平在會中要求各地強化規劃銜接、加強調查研究,統一發展目標與問題導向,以科學精準的施政思維,推動整體政策落地與實施。
習近平在座談會中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2021-2025)收官之年,未來「十五五」階段的戰略規劃,將著重強化對國際局勢變化的前瞻性應對。他強調,中國要「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通過多措並舉穩定就業、企業、預期與市場,維持經濟基本盤的穩定,推進「新發展格局」的構建,並透過「新安全格局」為其保駕護航。
在產業與科技發展方面,習近平明確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成為「十五五」時期的重要戰略任務。他強調,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實體經濟為根基,全面推進傳統產業升級、發展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同時,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強化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能力,也是未來五年內的重要課題。
他特別強調,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教育、科技與人才的一體推進,為新質生產力建構堅實的戰略支撐。此外,各地區在規劃地方發展藍圖時,須緊扣國家整體戰略布局,發揮自身特色與比較優勢,確保政策思路與全局協同一致。
除了經濟與科技議題,習近平也關注民生政策推進與共同富裕的實現。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應體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在發展中保障與改善民生,包括加快農業現代化、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他強調,針對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政府須研擬一批可及性強、實效明確的政策,並堅守「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原則,落實在具體行動上。
此次座談會除了習近平本人與李強、蔡奇等高層出席外,來自內蒙古、上海、浙江、湖北、廣東、四川與甘肅等地的省委書記也發表意見與建議,內容涉及區域經濟布局、地方發展優勢及應對風險措施。習近平在會中要求各地強化規劃銜接、加強調查研究,統一發展目標與問題導向,以科學精準的施政思維,推動整體政策落地與實施。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