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上校淪共諜無法可辦 陸委會挺國安法加嚴

2025-05-02 11:08:39   267

陸委會1日召開記者會並透過書面說明,針對國安法修法、兩岸統戰活動、定居證認定、宗教交流規範與投資數據解釋等多項議題逐一回應,展現政府穩定國安與深化法制的決心

面對近期中國大陸方面連番對台提出的數據說法與批評,以及兩岸在統戰、國安、文化與宗教交流層面的爭議不斷,陸委會1日召開記者會並透過書面說明,針對國安法修法、兩岸統戰活動、定居證認定、宗教交流規範與投資數據解釋等多項議題逐一回應,展現政府穩定國安與深化法制的決心。

在立法院審查《國家安全法》修正案之際,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指出,現行第2條僅對發起或發展敵對組織者構成懲罰,卻未涵蓋實際加入中共或敵對組織的參與者,導致執法實務出現漏洞。他舉向德恩案為例,該前軍官與中共有實質勾連,卻因不具發起人身分,最終僅以收賄罪判刑,顯見法律適用之不足。

梁文傑強調,修法應補足相關規定,對參與中共或敵對勢力組織者同樣應有法律責任,才能真正防堵滲透風險與國安破口。

針對由中華民國章法學會與中國福建海峽出版集團共同主辦的「共讀一本好書」徵文比賽,陸委會指出該活動合作對象隸屬中共黨政系統,並提供不合常理的金錢招待,恐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之1所稱之與中共黨政軍機構「合作行為」。

根據陸委會掌握,投稿學生可獲安排前往福建參加研學與頒獎典禮,並列為海峽論壇延伸活動。梁文傑表示,該類徵文比賽實質上係統戰工具,背後政治目的值得警惕,教育部已展開調查。政府並非反對所有兩岸交流,但若存在單方金錢補助、統戰言論等,將依法究責。

面對中國國台辦聲稱定居證為「臨時性、過渡性證件」之說,陸委會強調,持有該證即表示申請並獲得批准在陸定居,應視同已取得中國身分。梁文傑指出,依據台灣法規,設有中國戶籍、持有中國護照或居民身分證及定居證者,皆不具備台灣單一國籍身分,將依《兩岸條例》辦理,並不受中國片面解釋影響。

針對國台辦批評台灣內政部設立宗教團體赴陸交流資訊揭露平台為「綠色恐怖」與「寒蟬效應」,陸委會嚴正反駁。梁文傑表示,此網站僅提供自願登錄平台,目的在於資訊透明與補助審查需要,並無強制力,更談不上打壓。

他強調,有別於互惠互訪模式,若台灣宗教團體赴陸活動由中方單方出資,並安排統戰官員公開發表統一言論,則有違兩岸交流規範,應進行查處。政府歡迎正常文化與宗教互動,但不容統戰行為包裝為交流活動。

對於中國國台辦宣稱今年第一季台商投資年增127.1%,陸委會表示應審慎看待相關數據。經濟部統計顯示,台商赴陸投資占總對外投資比重已從2010年的83.8%下滑至2025年首季的2.7%。不僅如此,工總調查與海基會回報均反映愈來愈多台商考慮撤出大陸或轉向其他市場,與中方說法形成落差。

由於中方缺乏定期、可查核的台資統計,加上統計口徑與方法不同,陸委會認為兩岸投資數據不具可比性,國台辦數據是否反映真實投資狀況,仍有待商榷。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