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國祥
陳國祥,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時報》特約主筆、時報育才董事長。 現為傳媒顧問。
作者相關文章
-
罷免點燃七個火場,台灣民主哪堪烈火焚燒?
朝野相互罷免進入肉搏戰,這是一場仇恨總動員大戰,是朝野政黨之間,關乎立法院多數的歸屬,也攸關台灣的政局發展與民主前景。 -
川普執政百日內外交困,賴清德執政一年禍結兵連
川普和賴清德執政同樣面臨內外嚴峻挑戰,處境日益艱困,一大部分原因是自己施政不當造成的。他們都很偏執,絕對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核心理念,頑固堅持,強硬推動,而且負面能量大於正能量,製造敵人的本事遠高於搞好關係的本事。 -
遊戲規則不利於反罷,轉守為攻才能制霸!
「大罷免」已是將刀架到國民黨多數立委脖子上,個別防衛已遠不足,必須連線作戰方能抵禦,並且可使「武器最大化」,增加鬥爭武器的威力,提高勝率。鑑於遊戲規則不利於反罷,轉守為攻才能制霸,所以發動倒閣才是上策。 -
政治入侵校園,賴清德與川普有志一同
普林斯頓大學校長為此撰文將川普政府最近對哥大的攻擊比喻為自一九五零年代「紅色恐慌」以來對大學的最嚴重威脅,值得每個美國人擔憂。有媒體指稱美國高校「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川普投降」,台灣校園沒有不屈服的自由,只有奉命照辦的義務,校園還是免於政治入侵的自主園地嗎? -
美國發動貿易戰,習近平加倍奉還,賴清德加倍奉送,誰對?
面對美國發動貿易戰,習近平加倍奉還,賴清德加倍奉送,誰的對策比較可以達成目標? -
共軍演習新規格,台灣2027在劫難逃?
台灣寄希望於美國是不切實際的,面對中共軍事壓力持續增強,賴清德政府的應對之道是更加向美國一面倒,同時擴大對中國大陸的仇恨意識與反制措施,讓台灣更沒有迴旋的餘地,並使對岸對收拾台灣產生更大的緊迫感,進行更威武的軍事打擊準備。這難道是台灣唯一的應對之道? -
國民黨、民眾黨已被民進黨定位為「境內敵對勢力」,還不驚醒力抗?
國民黨和民眾黨既然已經被視為「境內敵對勢力」,如果還不警覺情勢之艱險,仍然以民主承平時代的態度與方法應對,仍然溫良恭儉,仍然各自盤算,下場將會很慘,不只葬送自己的政治能量,甚至將使台灣民主大倒退,讓一黨獨裁的爛戲在台灣的土地上盛大公演。 -
綠色政權靠「反紅」訴求撐起,還能挺多久?
這種訴求的宣傳效果十分宏大,多半能得逞,但基於整體及公眾的利益,實應純化動機,節制手段;否則,一旦眾多民眾看穿其伎倆,產生反感與惡感,則將失去宣傳力,甚至遭來反面效果,最終被多數民眾唾棄。 -
孫中山逝世百年,國、共、民三黨待解的習題
國民黨在戒嚴後奉行民主殆無疑義;民進黨從黨外時代即抗爭民主,對台灣的民主發展卓有貢獻,但全面執政以後以至目前,為保權與擴權而對民主多所傷害;民主紀錄最不堪的應是中共,但其於民族主義、民生主義及實業建設各方面的成就,則遠在孫中山想像之上。 -
川普之道=川普之盜
果若如此,川普之道何異川普之盜:既盜取烏克蘭礦物資產,又盜取和平締造者的虛名;既盜取烏克蘭最終取得較優談判條件的機會,又盜取懲罰侵略者而為未來世界和平創造條件的可能性。台灣還能信賴川普之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