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動貿易戰,習近平加倍奉還,賴清德加倍奉送,誰對?
.jpg)
2025-04-09 11:48:55
4063
面對美國發動貿易戰,習近平加倍奉還,賴清德加倍奉送,誰的對策比較可以達成目標?
陳國祥/評論
美國總統揮動關稅大刀亂砍,調高幅度之大出乎各國意料的狀況。有的國家強硬以對,展開報復,如中國大陸;有的報復兼留談判空間,如歐盟,有的選擇投降,期盼川普大爺放過一碼,如越南。最軟的是台灣,講明不報復,還極盡所能取悅川普大爺,又是大幅採購,又是加盟投資美國,又是擴大軍事採購,又是關稅從零談起。
面對美國發動貿易戰,習近平加倍奉還,賴清德加倍奉送,誰的對策比較可以達成目標?
中國先宣布有來有往,比照美國,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產品課徵34%報復性關稅,此舉引起川普激烈反應,宣布中國若不撤銷,再行宣布額外課徵中國商品50%關稅,加上先前針對芬太尼販運的懲罰性關稅20%、「解放日」宣布的34%,總計美國對中國課徵關稅累計達104%。大陸對川普的關稅脅迫強硬不屈,中國選擇硬碰硬對抗,聲言奉陪到底,累計104%的關稅大戰,但北京扛得住嗎?
賴清德政府反其道而行,極盡迎合與取悅能事。對於川普4月2日發動的關稅戰,賴總統經過4天後宣告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台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同時奉上幾項厚禮,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包括台積電赴美投資的承諾不會改變,未來只要符合國家利益,還會繼續推大企業赴美投資。其次,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包括對美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外,再加上提出軍事採購清單。
其次,加碼投資美國,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加碼,整合出「台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做出對等整合,還要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
這些應對措施加總起來,有人將其稱之為完全向川普「投降」,這或許言過其實,但尚未爭取到與美談判,就把自己所有的牌全部亮出來,無論如何都是蹩腳的談判者。何況這些策略全面讓步,可說是在向川普輸誠,完全捨棄我方的貿易主體性與主權,何以「舔川」至此地步?
至於「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完全是我方一廂情願的想法,但是美方收取關稅以解國庫燃眉之急唯恐不及,還要逼迫台灣半導體產業移往美國,為什麼能同意從零談起?擴大對美國投資以及採購,川普會笑納,但不會因此赦免台灣關稅。
賴政府還沒上談判就自己先把投降條文寫出來,唯恐美國漠視至地步,令人浩嘆。無條件屈服美國的貿易脅迫,不易換回美國的善待,看看越南就知道了。
越南在川普祭出46%關稅大刀後,提出對美進口商品零關稅,請求關稅推遲實施,但白宮高級顧問納瓦羅明確立即表示這沒有用,問題的核心在於傾銷和出口補貼等「非關稅欺騙」,他指出,「即使我們雙方將關稅降至零,我們與越南的貿易逆差仍將達到約1200億美元(約新台幣3.98兆)」,至於對越南的關稅將「當然」繼續實施。他並將越南的傾銷和出口補貼說成是「非關稅欺騙」。
他指控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在欺騙美國,只不過每個國家的「指紋」都不一樣,用的手法各有不同,但歸根結底都是非關稅欺騙。越南向川普「投降」,不但得不到寬恕,還將被狠踹一腳。川普政府胃容量很大,台灣百依百順,也不易使川大爺回心轉意。
賴總統還說要幫助台商的海外生產基地做必要的調整,形塑「台灣加1」,核心概念就是利用供應鏈的新布局,加強台灣產業和美國合作,進一步進入美國市場。這是鏡花水月啊!因為台商早就布局全世界。川普政府充滿不確定性,因此不能也不會單押在美國身上,更不會唯川普是從,因為他們早就看出川普的不確定性。
賴政府卻自己安慰自己,把台積電送到美國,自然將帶動上中下游產業移往到美國,即使未來可以行銷全世界,但將根刨起來移植異鄉,成就美國的再工業化,台商面對生產成本大幅上揚,根本占不到便宜,還把台灣的護國神山移走,究竟是哪門子的國安策略?
中國大陸走另一條路,全面、全力對抗與報復,其商務部回應美方加徵關稅說:「美方對華加徵所謂『對等關稅』毫無證據,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中方已經採取的反制措施是為了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完全是正當之舉。」並揚言:「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中國大陸目前經濟很不景氣,深層問題嚴重,憑什麼有對抗美國的底氣?最重要的是自川普上個任期發動對華貿易戰至今,經濟貿易解構已發生對中國有利的轉變。中國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大大降低,中美貿易占中國外貿總額從2018年的13.7%降至2024年的11%左右;去年對美出口占總出口額的比例,已比2018年下降了大约4.6個百分點。
其次,中國的全球供應鏈地位趨於穩固,中國目前製造業覆蓋所有工業門類,全球唯一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對抗經貿衝擊與風險的能力很強。即使美國加徵關稅,中國仍能通過供應鏈議價權轉嫁成本,反而是中國的一些產品對他國有不可替代性,美國人仍然無法離開中國的商品,而且中國對美出口的含金量更高了。
中國科技自主與產業升級加速是底氣的另一來源。美國運用科技封鎖手段遏制中國科技發展,迫使中國尋求自主性發展並加速了國產替代進程,形成制裁-突破-反超的循環。其中關鍵在於研發投入大大增加,政府調撥資源持續加大對研發活動的資金支持,有效通過政策扶持與市場機制結合,推動半導體、新能源、人工智慧等戰略性產業快速崛起,川普第一任期發動的貿易戰促進中國加速產業升級,具備精準反制的能力與戰略韌性,而在國際市場上多元化布局,也有效分散對美貿易風險,增強了中國的迴轉空間。
川普對中國下手很重,正值消費低迷、房地產不振及產業鏈出走的中國大陸,必將承受莫大的痛苦結果。但是,為了長遠計,仍然多箭齊發,力度不弱,可說是「加倍奉還」。川普的個性是遇到頑抗一定加倍打壓,迫使美國因國內外壓力過大而縮手,印證中國所謂「施壓、脅迫和威脅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讓世人刮目相看。這場膽小鬼博弈,中國肯定一往直前,就看川普能否堅持到底,以及能否迫使中國承受不起太大損失而屈服。
【圖片翻攝自facebook.com/WhiteHouse】
美國總統揮動關稅大刀亂砍,調高幅度之大出乎各國意料的狀況。有的國家強硬以對,展開報復,如中國大陸;有的報復兼留談判空間,如歐盟,有的選擇投降,期盼川普大爺放過一碼,如越南。最軟的是台灣,講明不報復,還極盡所能取悅川普大爺,又是大幅採購,又是加盟投資美國,又是擴大軍事採購,又是關稅從零談起。
面對美國發動貿易戰,習近平加倍奉還,賴清德加倍奉送,誰的對策比較可以達成目標?
中國先宣布有來有往,比照美國,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產品課徵34%報復性關稅,此舉引起川普激烈反應,宣布中國若不撤銷,再行宣布額外課徵中國商品50%關稅,加上先前針對芬太尼販運的懲罰性關稅20%、「解放日」宣布的34%,總計美國對中國課徵關稅累計達104%。大陸對川普的關稅脅迫強硬不屈,中國選擇硬碰硬對抗,聲言奉陪到底,累計104%的關稅大戰,但北京扛得住嗎?
賴清德政府反其道而行,極盡迎合與取悅能事。對於川普4月2日發動的關稅戰,賴總統經過4天後宣告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台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同時奉上幾項厚禮,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包括台積電赴美投資的承諾不會改變,未來只要符合國家利益,還會繼續推大企業赴美投資。其次,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包括對美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外,再加上提出軍事採購清單。
其次,加碼投資美國,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加碼,整合出「台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做出對等整合,還要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
這些應對措施加總起來,有人將其稱之為完全向川普「投降」,這或許言過其實,但尚未爭取到與美談判,就把自己所有的牌全部亮出來,無論如何都是蹩腳的談判者。何況這些策略全面讓步,可說是在向川普輸誠,完全捨棄我方的貿易主體性與主權,何以「舔川」至此地步?
至於「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完全是我方一廂情願的想法,但是美方收取關稅以解國庫燃眉之急唯恐不及,還要逼迫台灣半導體產業移往美國,為什麼能同意從零談起?擴大對美國投資以及採購,川普會笑納,但不會因此赦免台灣關稅。
賴政府還沒上談判就自己先把投降條文寫出來,唯恐美國漠視至地步,令人浩嘆。無條件屈服美國的貿易脅迫,不易換回美國的善待,看看越南就知道了。
越南在川普祭出46%關稅大刀後,提出對美進口商品零關稅,請求關稅推遲實施,但白宮高級顧問納瓦羅明確立即表示這沒有用,問題的核心在於傾銷和出口補貼等「非關稅欺騙」,他指出,「即使我們雙方將關稅降至零,我們與越南的貿易逆差仍將達到約1200億美元(約新台幣3.98兆)」,至於對越南的關稅將「當然」繼續實施。他並將越南的傾銷和出口補貼說成是「非關稅欺騙」。
他指控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在欺騙美國,只不過每個國家的「指紋」都不一樣,用的手法各有不同,但歸根結底都是非關稅欺騙。越南向川普「投降」,不但得不到寬恕,還將被狠踹一腳。川普政府胃容量很大,台灣百依百順,也不易使川大爺回心轉意。
賴總統還說要幫助台商的海外生產基地做必要的調整,形塑「台灣加1」,核心概念就是利用供應鏈的新布局,加強台灣產業和美國合作,進一步進入美國市場。這是鏡花水月啊!因為台商早就布局全世界。川普政府充滿不確定性,因此不能也不會單押在美國身上,更不會唯川普是從,因為他們早就看出川普的不確定性。
賴政府卻自己安慰自己,把台積電送到美國,自然將帶動上中下游產業移往到美國,即使未來可以行銷全世界,但將根刨起來移植異鄉,成就美國的再工業化,台商面對生產成本大幅上揚,根本占不到便宜,還把台灣的護國神山移走,究竟是哪門子的國安策略?
中國大陸走另一條路,全面、全力對抗與報復,其商務部回應美方加徵關稅說:「美方對華加徵所謂『對等關稅』毫無證據,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中方已經採取的反制措施是為了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完全是正當之舉。」並揚言:「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中國大陸目前經濟很不景氣,深層問題嚴重,憑什麼有對抗美國的底氣?最重要的是自川普上個任期發動對華貿易戰至今,經濟貿易解構已發生對中國有利的轉變。中國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大大降低,中美貿易占中國外貿總額從2018年的13.7%降至2024年的11%左右;去年對美出口占總出口額的比例,已比2018年下降了大约4.6個百分點。
其次,中國的全球供應鏈地位趨於穩固,中國目前製造業覆蓋所有工業門類,全球唯一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對抗經貿衝擊與風險的能力很強。即使美國加徵關稅,中國仍能通過供應鏈議價權轉嫁成本,反而是中國的一些產品對他國有不可替代性,美國人仍然無法離開中國的商品,而且中國對美出口的含金量更高了。
中國科技自主與產業升級加速是底氣的另一來源。美國運用科技封鎖手段遏制中國科技發展,迫使中國尋求自主性發展並加速了國產替代進程,形成制裁-突破-反超的循環。其中關鍵在於研發投入大大增加,政府調撥資源持續加大對研發活動的資金支持,有效通過政策扶持與市場機制結合,推動半導體、新能源、人工智慧等戰略性產業快速崛起,川普第一任期發動的貿易戰促進中國加速產業升級,具備精準反制的能力與戰略韌性,而在國際市場上多元化布局,也有效分散對美貿易風險,增強了中國的迴轉空間。
川普對中國下手很重,正值消費低迷、房地產不振及產業鏈出走的中國大陸,必將承受莫大的痛苦結果。但是,為了長遠計,仍然多箭齊發,力度不弱,可說是「加倍奉還」。川普的個性是遇到頑抗一定加倍打壓,迫使美國因國內外壓力過大而縮手,印證中國所謂「施壓、脅迫和威脅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讓世人刮目相看。這場膽小鬼博弈,中國肯定一往直前,就看川普能否堅持到底,以及能否迫使中國承受不起太大損失而屈服。
【圖片翻攝自facebook.com/WhiteHouse】
作者介紹
-
陳國祥
陳國祥,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時報》特約主筆、時報育才董事長。 現為傳媒顧問。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