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腦也有微塑膠入侵!研究:重量與塑膠湯匙相當 健康風險待解
日前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透過分析人類屍體的塑膠顆粒,發現大腦組織中的微塑膠和奈米塑膠含量在八年內迅速上升,且比肝臟、腎臟濃度更高。 -
美研究:塑膠製品中414種化學物質與乳癌有關 專家籲「最好少用」
國外最新研究發現,日常塑膠製品中常用的400多種化學物質與乳癌有關,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是導致年輕女性癌症發生率不斷升高的因素! -
綠色和平查台韓港河川 塑膠垃圾占9成籲減塑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調查東亞河川塑膠垃圾,台灣、韓國及香港河川塑膠垃圾高達9成,且以主力品牌為主,呼籲業者減少塑膠包裝,建置重複使用體系。 -
塑膠微粒「毒物債」! 恐危害生殖能力與胎幼兒發展
生態塑膠微粒長期大量累積,對地球生態、星球健康、人類與動物健康產生深遠影響,堪稱地球慢性病。 -
研究:台灣河川受微塑膠污染 與人口密度正相關
根據中研院等學者研究,台灣都會河川已受到微塑膠污染,河川中微塑膠量與人口密度有正相關,在雨水下水道周圍的水域中,微塑膠的含量最高;建議政府能持續監測,並建立相關措施、管制標準。 -
生物可分解塑膠不易處理 PLA免洗餐具8月起禁用
環保署表示,當初規定8大類管制對象不得提供塑膠類免洗餐具時未把生物可分解塑膠(PLA)材質納入,所以進一步預告修正限制使用,即日起彙整各方意見,預計8月1日實施。 -
吃火鍋時蟹肉棒連膜一起下鍋? 專家:別拿健康冒風險
煮蟹肉棒時,外包裝的塑膠膜到底要不要先拆掉呢?網路上有兩種說法。 -
牡蠣養殖浮具易污染海洋 環團籲建標準規範
雲嘉南沿海牡蠣養殖盛行,政府補助使用發泡聚丙烯(EPP)替代浮具盼改善海洋污染,環保團體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28日舉行記者會指出,EPP浮具同樣難逃破碎命運,中央應統籌建立浮具標準規範,讓牡蠣產業能永續發展。 -
響應世界消費者日 自備飲料杯4大超商允更優惠
響應315世界消費者日,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與消基會連袂號召咖啡業者推行減塑方案,15日舉行記者會,宣布4大超商包含全家、OK、萊爾富以及統一超商將在3個月內推行比現行更優惠的自備飲料杯措施。 -
微波爐加熱食物有害健康? 專家教你正確使用
食藥署提醒,加熱後容器若有變形,表示塑膠結構已產生變化異常,應避免繼續使用。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