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吃生魚片突腹痛掛急診! 胃鏡驚見冬粉狀寄生蟲入侵
任何食物在尚未完全煮熟的情況下,都可能有寄生蟲風險!饕客們如果要講究安全,和鹹水的漁獲相比,淡水養殖的海產帶有蟲體蟲卵的機會較低。 -
今年首例本土傷寒 北部20多歲女曾到漁港生食海鮮
衛福部疾管署20日公布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1名北部20多歲女性2月2日出現嘔吐及腹瀉,16日檢出傷寒桿菌確診,目前住院治療中,潛伏期期間曾至北部漁港生食海鮮,目前已採集29人檢體送驗中。同行2名友人亦曾於2月2日曾出現嘔吐及腹瀉症狀,目前已康復。 -
112年首例本土霍亂 北部20多歲男發病前曾生食海鮮
疾管署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本土霍亂病例,20多歲男性6月28日出現症狀且隔日水漾腹瀉逾15次就醫,昨天確認染產毒性霍亂弧菌;個案發病曾生食海鮮,但詳細感染源尚在調查中。 -
消保處查5大觀光漁港餐廳 生魚片近8成不衛生
消保處針對5大觀光漁港25家餐廳進行4大類稽查,消保官王志宏15日在記者會公布檢驗結果,18家有賣生魚片,14家、近8成衛生不合格,食用恐上吐下瀉。 -
孕媽生食染李斯特菌 女嬰出生呼吸急促住院
衛福部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1日指出,國內出現新生兒感染李斯特菌症案例,一出生就因呼吸急促住院。疫調發現,個案母親無症狀,但懷孕期間曾食用生菜沙拉及生魚片等生食,可能因此母子垂直感染。 -
赴印度大啖生魚片 腹瀉發燒染傷寒
疾病管制署1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傷寒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北部20餘歲女性,3月8日至27日間曾前往印度新德里出差,個案於當地斷斷續續出現上吐下瀉及發燒症狀但未就醫,返國後於3月28日至急診就醫,後續因腹瀉及發燒症狀未改善,經檢驗確診為感染傷寒。 -
8旬翁染李斯特菌症 今年首例確定病例
國內新增1例李斯特菌症確定病例,是來自中部一位80多歲老翁,去年12月出現發燒、嘔吐等症狀,就醫檢查後,又出現意識不清、昏迷等情形,經通報檢驗確診為李斯特菌症;疾病管制署指出,個案為我國將李斯特菌症列為法定傳染病後,首例確診個案,目前這名老翁仍在住院治療中,但已逐漸改善症狀。 -
李斯特菌症擬列法定傳染病 生魚片控小心
李斯特菌主要透過吃下受污染的食物,例如蔬果、生乳、乳酪、肉品、熱狗、魚蝦、冰淇淋等造成感染,大部分的流行都與食物污染有關;也有可能透過受感染的孕婦經由胎盤或產道傳染給新生兒造成母子垂直感染。 -
現宰黑鮪魚生魚片首進美食展 免費品嚐
2017台灣美食展將在7月21至24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今年首次有現宰野生黑鮪魚,免費請民眾品嚐。 -
愛吃生魚片 女童肛門取出2公尺活蟲
愛吃生魚片,當心招來蟲蟲危機。台北市一名8歲女童平時愛吃生魚片,去年底常感到肛門口有異物、搔癢,送醫後竟取出一條長達2.6公尺絛蟲,醫師呼籲食物最好煮熟再吃。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