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宜容娘家醬油廠遭惡搞 業者認:有親戚關係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日前爆出公務員疑似因職場霸凌輕生的悲劇,分署長謝宜容被指控為核心人物。事件的輿論焦點逐漸擴散至謝宜容的家族背景,傳出她的娘家為雲林一家百年歷史的醬油廠,引發大量網友湧入該廠Google評論區留言負評,甚至更改名稱進行諷刺,讓業者不得不跳出來澄清與此事無關。 -
國產履歷大豆最優質 嘉大薄鹽醬油再晉級
嘉義大學與農委會農糧署南區分署合作,與雲嘉地區農民契作,生產非基因改造大豆與小麥釀造純天然薄鹽醬油,以古法180天釀造純天然薄鹽醬油,25日舉行商品發表會。 -
市售釀造醬油 1成6不合規定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與行政院食安辦合作,針對50件釀造醬油(含網路3件),進行品質檢驗及標示查核,採樣發現有8件品質不合格、3件未依規定完整標示或誤標,分別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5條及第22條。 -
一道菜要美味又健康 醬油該如何選?
一道菜要美味又吃得健康,除了食材之外,調味料也很重要,尤其是醬油,更是身負重任。而坊間製作醬油的廠商眾多,不只是品牌多,甚至是有各種不同風味的醬油。到底應該如何選擇醬油呢?專家說,看食材來搭配醬油,而且最好是選擇純釀的醬油。 -
吃醬油會讓傷口顏色變深? 其實是這原因...
根據民間說法,當身上有傷口的時候(包含擦傷、挫傷、撕裂傷、開刀縫合傷口等),不適宜喝醬油或咖啡等深色液體,也不可以吃芝麻、海苔等深色食物。否則飲食中含有的黑色素會堆積在傷口及其周圍,形成難看且明顯的深色疤痕。到底是不是真的? -
食藥署:討論取消速成醬油 因已無產
消基會今天質疑衛福部食藥署向業者傾靠,天然釀造或速成醬油恐分不清。食藥署澄清,是因為市面上已沒有速成醬油,所以有人提議取消這種分類規定,若要法規完整,也可保留。 -
雲林行銷冰品 醬油芝麻都入味
雲林縣政府為行銷特色冰品,昨天由縣長李進勇擔任冰品代言人,業者甚至推出醬油、芝麻口味的冰淇淋,讓李進勇稱讚業者有創意。 -
非古法製禁標釀造醬油 擬106年7月上路
繼米粉、巧克力、乳品後,食藥署昨預告草案,擬自明年7月1日起,必須是植物性蛋白經發酵熟成的產品才可標示釀造醬油,其餘方式製造的須標示水解、混合或速成醬油。衛福部食藥署近年實施一連串食品正名政策,包括米量不足的新竹米粉得改叫炊粉,可可脂不足的巧克力只能稱巧克力風味糖等。 -
醬油龍頭萬家香 上架產品只用非基改黃豆
食安事件頻傳,消費者意識高漲;國內醬油市占率第一的萬家香宣布,經過1年調整,全國所售醬油全面改用非基改黃豆,市面上通路皆已鋪售,可望帶動不同的飲食文化觀念。萬家香公布,不僅改用非基改黃豆,也強調全面都是純釀,不用、不添入化學醬油 -
以古釀醬油為靈感 嘉大獲亞太競賽首獎
嘉義大學3名學生以學校古法釀造的嘉大醬油為靈感,製作節能發酵系統專題論文,獲得2015亞太地區大學生農業專題競賽首獎。嘉義大學指出,由機械與能源工程學系三年級學生吳健平、四年級學生夏少宜、食品科學系四年級學生林姿均3人組成研究團隊,從參賽的越南、印尼、泰國等25支團隊中脫穎而出。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