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市衛生局抽驗真菌毒素 花生粉驗出黃麴毒素超標2倍
針對檢驗不符食品中汙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第4條食品中之真菌毒素限量之產品,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7條規定,及同法第48條規定販售業者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
業者涉供社福機構過期食品逾2年 高市府移送法辦
高市府衛生局查獲高雄楠梓一家食品業者囤放過期食品總重達7624.5公斤,且涉嫌以過期食品供餐給社福、訓練機構餐點達2年多、每天1300份以上,情節重大,移送橋檢偵辦。 -
賣羊肉驗出豬肉 台灣消保會揪多項產品不實標示
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針對全台肉品是否有豬肉混摻,於網路上採買25件及至南高屏25家實體店家購買25件,共50件樣品檢驗,結果有7件不合格,其中有知名老店的羊肉驗出豬肉成分。 -
市售釀造醬油 1成6不合規定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與行政院食安辦合作,針對50件釀造醬油(含網路3件),進行品質檢驗及標示查核,採樣發現有8件品質不合格、3件未依規定完整標示或誤標,分別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5條及第22條。 -
食安風暴後 你吃下肚的食物真的安全了嗎?
塑化劑食安事件,揭露在市場化、營利為導向的食品產業中,為了降低成本、創造利潤所引發的問題,造成不良廠商在汙染的環境或低劣衛生條件下進行生產、使用過期原料,或改用便宜工業原料取代合法食品添加物。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呼籲,政府應每年提高國內食品安全經費及人力,長期監測和掌握食品安全經費及人力的使用及配置。 -
人工反式脂肪 7月1日起食品全禁用
依據衛生福利部發布公告之食用氫化油之使用限制,不完全氫化油自107年7月1日起(以製造日期為準),已不得使用於食品中,違反者將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8條,經命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
賣逾期進口品 老闆坦承改標5萬交保
食在黑心!高雄一間年豐食品行涉嫌販賣過期改標的進口食品,23日被衛生局人員發現門市陳列逾期優龍起司夾心餅乾,更找到薄力小麥粉等過期品近40公斤,而莊姓負責人坦承犯行,依詐欺、違反食安法等罪,被高雄地檢署諭令5萬元交保。 -
85度C冰塊生菌數過高 依違反食安法開罰
台東知名的85度C咖啡店,自製冰塊檢驗出生菌數過高,衛生單位複驗未通過,將依違反食安法開罰。 -
選購洗碗精 宣稱食品級天然別盡信
食藥署今天公布食品用洗潔劑稽查結果,共查236件產品標示,有61件不符規定,其中2成標示誇張、易誤解,如天然、食品級。專家建議,選購時不要盡信這些字眼。 -
7/1交通醫療新制 打錯方向燈要罰
7月起,共有5項交通新制上路,其中闖平交道最重罰9萬元;另有7項食安新制登場,未來食鹽不論有無加碘都須加註醒語、乳脂肪達80%以上才可稱奶油、奶精的乳含量未達半也得標明,違者最重罰新台幣400萬元。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