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榔專法卡關 衛福部收4500則意見建議暫緩居多
衛福部日前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原訂規範未成年人與孕婦不得嚼食檳榔,並明定禁用場所,但因社會各界意見分歧,修法進程恐受影響。預告期於昨(17)日屆滿,衛福部今(18)日表示,收到超過4500則意見,其中多數建議暫緩推動,目前修法進度尚無具體時間表,後續將進一步與業者、公衛及醫療團體討論。 -
檳榔專法草案預告兒少孕婦禁吃 擬原民文化不受限
為有效降低檳榔對健康的危害,衛生福利部日前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針對嚼用對象、禁檳場所、業者管理等多方面進行規範。草案同時考量台灣多元文化特性,在禁令中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與祭儀用途提供例外條款。 -
中年男菸酒檳榔不離手 聲音沙啞竟是罹「口腔癌第四期」
呂庭毅呼籲,青少年不要為了嘗鮮接觸菸、檳,以及有吸菸、嚼檳榔習慣的民眾應盡快戒除。 -
檳榔氾濫「一人罹病全家苦」 專家籲改善口腔癌防治困境
檳榔子本身含有檳榔鹼、檳榔素等致癌成分,會直接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並抑制癒合反應。 -
吃檳榔「勇」擱有「力」? 錯!影響精蟲活力恐致不孕
檳榔中的致癌成分會對生殖系統產生影響,造成精蟲活力及數量、型態的改變,嚴重還導致不孕。 -
如何拒絕檳榔遠離口腔癌? 醫師授6招拒絕技巧助民眾戒檳成功
檳榔本身是第一級致癌物,即使不添加紅灰或白灰,光嚼檳榔就會致癌,因此民眾應拒絕檳榔遠離口腔癌。 -
世界抗頭頸癌日將至!高風險族群勿輕忽 2年1篩揪病變
頭頸部依位置不同,分為鼻腔、口腔、咽(含鼻咽、口咽、下咽)、喉等部位。 -
抽菸、嚼檳榔易患口腔癌! 把握3大要點降低死亡風險
國健署提醒,平時若喜歡抽菸、嚼檳榔者,應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以及早發現早期病變,防止病情惡化,並降低死亡風險。 -
易罹口腔癌「前三大行業」曝! 台灣檳癌防制聯盟推動無檳工地
台灣檳癌防制聯盟希望國家要疼惜這群做工的人,不需要靠嚼檳榔來提神紓壓,讓他們可以有好的勞動條件,正常地工作打拼,除了賺取家用,也能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
食道癌九成是男性! 多數罹癌者都碰了這3大地雷
食道癌的症狀除了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外,也可能導致食物逆流、火燒心、聲音沙啞、胸後痛、體重減輕、上腹痛及久咳等情形。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