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榔專法草案預告兒少孕婦禁吃 擬原民文化不受限
為有效降低檳榔對健康的危害,衛生福利部日前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針對嚼用對象、禁檳場所、業者管理等多方面進行規範。草案同時考量台灣多元文化特性,在禁令中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與祭儀用途提供例外條款。 -
檳榔氾濫「一人罹病全家苦」 專家籲改善口腔癌防治困境
檳榔子本身含有檳榔鹼、檳榔素等致癌成分,會直接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並抑制癒合反應。 -
吃檳榔「勇」擱有「力」? 錯!影響精蟲活力恐致不孕
檳榔中的致癌成分會對生殖系統產生影響,造成精蟲活力及數量、型態的改變,嚴重還導致不孕。 -
如何拒絕檳榔遠離口腔癌? 醫師授6招拒絕技巧助民眾戒檳成功
檳榔本身是第一級致癌物,即使不添加紅灰或白灰,光嚼檳榔就會致癌,因此民眾應拒絕檳榔遠離口腔癌。 -
易罹口腔癌「前三大行業」曝! 台灣檳癌防制聯盟推動無檳工地
台灣檳癌防制聯盟希望國家要疼惜這群做工的人,不需要靠嚼檳榔來提神紓壓,讓他們可以有好的勞動條件,正常地工作打拼,除了賺取家用,也能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
吃檳榔的壞處除了罹患口腔癌風險 這些病也脫不了關係
長期吃檳榔,還會加劇氣喘症狀,誘發心律不整,提高心肌梗塞、肝硬化等風險,並可能引發鈣、鹼中毒,影響腎臟功能。 -
研究證實:檳榔子具致癌性 及早戒除不傷身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早在1987年和2003年都分別針對檳榔子進行研究調查,並做出結論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即是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或混合物。 -
研究證實檳榔會致癌! 國健署教拒檳3招
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除早期找到口腔癌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予以適當治療,從而阻斷癌症的發生。 -
每4分42秒就有1人罹癌 ! 檳榔殺傷力恐比菸更高
檳榔會引發的全身性的癌症,包括有口腔癌、食道癌、肝癌以及胰臟癌和肺癌。因此,檳榔的殺傷力甚至可能比菸更高,吸菸者比不吸菸者致癌率高出52%,而嚼檳榔則高出120%,嚼檳榔的人一旦罹患癌症,平均壽命減少20餘年。 -
嚼檳榔不只致癌 研究:慢性病找上門
許多研究證實,嚼檳榔不但增加口腔癌風險,長期下來還會危害全身健康,如食道癌、心血管疾病、腸胃系統疾病、腎功能受損與肝硬化等,且男性嚼食檳榔,下一代容易提早得到代謝症候群;孕婦嚼食檳榔也容易導致流產、早產、寶寶出生體重過輕及短小等問題等,嚼食檳榔可說是百害無一利。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