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衝擊產業 國發會主委:今年經濟成長難「保3」

2025-04-09 13:40:37   420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台灣稅率高達32%,國發會主委劉鏡清9日坦言,將對台灣經濟產業造成衝擊,今年經濟成長率「保3」會有問題,是很艱鉅的挑戰,但政府還是會以此為目標努力。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課徵高達32%的對等關稅,台灣政府面對出口導向經濟體系所承受的壓力,啟動一系列紓困與談判機制。國發會主委劉鏡清9日坦言,面對此波關稅衝擊,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保3」將面臨挑戰,形容情勢「艱鉅但仍努力以赴」。政府除啟動880億元的產業援助方案,並將透過供應鏈優勢與美方展開談判,力圖在不利情勢中尋求轉圜空間。

根據行政主計總處今年2月預測,台灣2024年經濟成長率為3.14%,但在美國大幅加徵關稅後,國發會明言該目標恐難達成。劉鏡清指出,作為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台灣勢必受到美方新關稅政策的顯著影響。依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貨幣基金(IMF)及亞洲開發銀行(ADB)等機構預測,全球貿易成長趨勢將因美國關稅政策而由升轉跌,恐進一步拖累全球與區域經濟表現。

針對國內產業受衝擊情形,經濟部長郭智輝說明,政府第一波推出新台幣880億元的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主要針對受影響較大的傳統產業與中小微企業。他指出,高科技產業如伺服器與半導體受關稅衝擊較小,因此資源將優先投入至第一線承壓的中小企業與石化、螺絲等產業。

郭智輝表示,已啟動「馬上辦中心」,串聯全台產業園區管理局、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等單位,提供即時諮詢與協助。他承諾,針對業者反映的問題,「一天內就會有顧問團回應」,也會親自前往地方與業者面對面溝通,深入了解各地產業的實際需求。

面對關稅壓力,政府同時展開與美方談判的前置作業。劉鏡清強調,台灣與美國在供應鏈中「100%緊密結合」,尤其AI伺服器與晶片領域,台灣市占率高達9成,美商在背後也積極協助台灣發聲。

劉鏡清指出,美方本次關稅政策乃依據全球貿易逆差指標為基準設計,並非針對特定國家,因此台灣仍有談判空間。目前已有超過60國排隊等待與美國協商,台灣因既有關係與產業戰略地位,有望列入前段順位。他也強調,台灣政府已準備採購與投資兩大籌碼,待時機成熟便將納入談判,但礙於談判敏感性,細節無法對外透露。

劉鏡清並指出,台灣廠商除與美國進行協商外,也可採行兩大策略應對挑戰:其一是將供應鏈部分移轉至美國或其他合適地區;其二則是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如印度與土耳其等地,已成為台灣企業開拓出口與投資的新據點。

他表示,政府將提供誘因,並與產業協會合作,引導廠商赴海外市場發展,以提升抗壓能力與外部市場多元性。

針對國內對政府因應關稅措施的批評聲浪,劉鏡清則呼籲社會理性對待。他強調:「現在是大家一起面對問題的時候,遇到困難不要扯後腿。」他也表明,政府歡迎建設性建議,將持續傾聽並精進政策應對。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