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為猝死只會在冬季發生?夏季極端氣候威脅健康 醫師分享應對策略
只要地球持續暖化,你我都會在猝死的高風險中。 -
中研院跨域研究登國際期刊! 揭全球17個暖化嚴重山區
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沈聖峰研究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創新結合熱力學原理與氣候資料庫,不僅首創山區氣候速度的推估模式,更首度發現全球17個區域的山脈等溫線正以每年超過11.67公尺的速度上升,對高海拔生態避難所的獨特物種構成了巨大威脅。 -
暖化恐造成5疾病 「減碳飲食」如何均衡又友善環境?7大類飲食指引曝!
全球暖化不僅會影響氣候、生態環境,也會影響人的健康。陳郁臻營養師指出,呼吸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道、精神等方面都會受到影響。 -
中山大學研究「海木耳」固碳率高 能吃也能助抗暖化
中山大學研究發現,海藻海木耳固碳率為大安森林公園2倍,且藉綠能降溫能克服夏天水溫過高不利生長瓶頸,以魚蝦養殖廢水種植還能提高固碳率,能食用也能助抗暖化。 -
暖化威脅 台灣南部珊瑚白化風險將進入2級警戒
海保署表示,根據美國NOAA珊瑚礁觀測資料顯示,台灣南部海域接下來1至8週進入2級警戒,北部海域進入1級警戒,若再無颱風降雨為海洋降溫,恐發生嚴重且廣泛珊瑚白化。 -
威京ESG成果發表會 主席沈慶京宣示吸碳抗暖的決心
威京總部集團3日下午舉辦ESG成果發表會、全新CIS發表會,主席沈慶京宣布全新企業識別系統與ESG理念發表:「暖化有如重力加速度!吸碳抗暖帶動全球種樹勢在必行!」 -
威京CIS發布抗暖化目標 柯文哲:公私協力達成淨零碳排
威京集團舉辦威京永續ESG領航 集團全新CIS成果發表會。柯文哲致詞時指出,2050淨零碳排放是世界潮流,臺灣不可能沒有外銷,因此碳關稅也是勢在必行;臺灣的政府、企業、民間都必須認真處理2050淨零碳排放議題。 -
氣候變遷加劇 台灣21世紀初夏季最長增至150天
在台灣本地的觀測分析顯示,台灣過去110年(自1910至2020年)的平地年平均氣溫上升約1.6度,且近50年、近30年增溫有加速的趨勢;過去110年台灣的季節長度變化明顯改變,21世紀初夏季長度增加到約120至150天,近年來,冬季更縮短至約20至40天。 -
雖因措辭僵持整晚 聯合國通過全球暖化衝擊報告
當地時間9月24日,經過一整晚的僵持,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IPCC)終於通過了一份有關全球暖化的報告。 -
波昂氣候大會「高層演說」登場 承諾應對氣候暖化
15日,德國總理梅克爾、法國總統馬克宏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出席正在德國波昂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並發表講話,試圖在川普宣佈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重新推進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