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器官捐贈
-
母親節前夕最感人的禮物! 兩位媽媽因器官移植重獲生命希望
器官捐贈是一種無私而崇高的行為,能在他人生命垂危時提供希望,延續生命的曙光。 -
釋憲後首位伏法死囚黃麟凱器官捐贈遭拒絕 衛福部回應
身背兩條人命的死刑犯黃麟凱,於1月16日伏法槍決,而他也成為死刑釋憲後,第一位執行死亡的死囚。25年前陳進興遭槍決後,器官捐贈,但這次則無法比照辦理,衛福部表示,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明文規定禁止使用死刑犯的器官。 -
子捐肝救「肝硬化合併肝癌」父! 台中慈濟首例活體肝成功移植
目前全臺每年約有近千名病人苦候肝臟移植,但大愛器官捐贈量僅百例,供需嚴重失衡。 -
病主法滿6週年!兒童劇開啟對話 盼生命教育從小扎根
病人自主權利法施行6週年之際,牛爺爺的心願兒童劇首演,表演以活潑的節奏開場,帶領小朋友進入善終的生命議題,反思自己對生命的規劃及心願,並完成預立醫療決定,為自己與家人共同預定醫療處置,能夠在生命結束前,好好地離開及道別。 -
男子白內障術後併發角膜水腫 新式角膜移植手術拯救失明危機
黃韋綸醫師呼籲,角膜移植需要仰賴捐贈者的愛心和社會資源的投入,以幫助更多瀕臨失明的病人。 -
器官捐贈如何進行?從意願簽署到檢驗、手術 器捐協調師說明背後流程!
不論是器官捐贈、大體老師等其實都可以作為一種生命的延續,把愛的故事繼續傳承下去。 -
生命最後的禮物!器官捐贈不留遺憾 3D列印撫慰家屬
奇美醫院自105年12月開始,已將3D列印技術應用於器官捐贈者身上,採用3D列印技術以仿真的心臟、肝臟、腎臟、胰臟、肺臟,於手術後放於捐贈者體內,彌補大體的缺憾,給予捐贈者最大尊重,也讓家屬心靈得到更多的慰藉 -
響應世界安寧日推廣善終 預立同意安寧意願破百萬簽署
每年10月第2個星期六是世界安寧日,推動安寧觀念的同時,整合器官捐贈、病人自主及安寧緩和政策,以兒童、青少年、成人等不同年齡層的角度,推動國人生命教育,深化不同族群民眾的善終觀念,也讓病人及家屬在道別後,不會留下遺憾。 -
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女會計師腦死 器官捐贈留大愛
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資料統計,目前仍有11,520位等候合適器官的病人,而目前大愛器官或組織捐贈數不到600例,2023年接受移植人數為328人,捐贈總人數為326人。 -
留下心聲創造新生!器官捐贈紀念日 溫暖捐贈者家屬心
衛福部鼓勵民眾可持健保卡、自然人憑證至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訊系統線上預立器官捐贈及安寧緩和醫療意願。透過器官捐贈,讓生命得以其他方式延續,同時庇護家人未來在有器官移植需求下,提高配對的機會,發揮利己利他的大愛精神。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