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機場整宅降黃單仍要修繕 北市202校有地震災損
花蓮地震導致南機場整宅受損嚴重,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雖然降為黃單依然會列管及修繕;而北市202校也有災損,5月底前完成修繕,初估花費新台幣3400萬元。 -
校園性別事件防治準則新制3月8日實施 明令禁止師生戀
教育部表示,修正發布校園性別事件防治準則,新制重點包括:適用範圍納入軍事學校、預備學校、警察各級學校及少年矯正學校、將實習場域之實習指導人員列入教師之定義、校長及教職員工與性或性別有關專業倫理事項、精進學校與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機制,避免權勢不對等關係影響等重大新制,以營造友善性別平等教育環境。 -
蘇丹紅風暴 各縣市宣布學校、長照等機構暫緩使用辣椒粉
含蘇丹紅辣椒粉食安風暴延燒,新北市6日率先宣布學校營養午餐暫緩使用辣椒粉及咖哩粉等調味料,台北、基隆、桃園、新竹縣市、苗栗、中彰投、雲林、嘉義市、宜蘭及台東等13縣市也陸續跟進,台南、高雄、屏東、花蓮與嘉義縣等5縣市暫不跟進。 -
暴力頻傳!1/4兒少認為「學校不安全」 專家提「3建議」有效防制
兒福聯盟2023年調查也顯示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兒少(26.6%)不認為自己在學校是安全的,更何況最擔心孩子安危的家長。因此,如何有效防制校園暴力與霸凌發生、營造安全的校園環境正是現階段的當務之急。 -
新北國中生命案 全教總籲修法強化家長管教責任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4日舉行正視校園無助,系統性解決校園安全記者會,理事長侯俊良(右)呼籲修兒少法,課予家長管教義務,透過罰鍰或強制參與親職教育講習等方式,以落實家長職責。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左)支持全教總提的修法方向。 -
教部製「台灣囝仔讚」探在地文化 23日公視開播
教育部與公共電視合作的台灣囝仔讚第15季,即將於明天開播,節目深入學校多個面向,探尋在地文化。教育部長潘文忠期盼透過節目,讓各界瞭解現在孩子探究的學習方式。 -
食米教育扎根20年 參與學校用量增22%、廚餘少1/3
為讓下一代從小愛吃米,農業部農糧署推廣食米教育,18日表揚食米學園績優及教學潛力學校。農糧署長胡忠一說,20年來已5萬名學生參與,參與學校食米量增22%、廚餘少1/3。 -
孩子懼學該怎麼辦? 懼學原因、應對、陪伴心法一次看!
當孩子開始懼學時,大部分的父母是慌張擔憂的,無法理解孩子怎麼突然有這個轉變,也不清楚孩子的學校生活,在校門僵持不下時又受限於工作壓力,容易有親子衝突。 -
學校午餐用液蛋引憂 全教總籲各縣市都停用
台北市、台中市、新北市政府宣布,在疑慮未消前,學校午餐禁用液蛋,改用全蛋。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19日晚間也聲明,呼籲各縣市學校都停止使用液蛋。 -
中小學開學 自主戴口罩、快篩陽性輕症可到校
經過2個月的暑假,中小學今天開學,依照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防疫措施,學生可自行配戴口罩,COVID-19快篩陽性輕症、無症狀可以到校上課;學生如果要打疫苗,可自行到醫療院所接種。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