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電子耳助重度聽損者聽見聲音! 3類適用族群1次看
聽損病患可透過簡易治療恢復,有些須利用助聽器放大聲音,但當助聽器無法改善聽力問題時,就需要選擇置入人工電子耳了,並非所有聽損者都適合安裝人工電子耳,若是聽神經缺損、萎縮或中樞聽覺認知系統受損之患者即不適用。 -
王以路變溫柔拜助聽器所賜? 老公重拾聽力免再大小聲
王以路在節目現場對老公講話大小聲,可能會有人以為是我恰北北的大老婆。其實,是因為發現他聽力損失,我才會特別提高音量講給他聽,不然怕誤了錄影的溝通。老公白少偉佩戴助聽器不僅提升了他的生活品質,更拉近了他和家人的距離。 -
4D感測技術加持!AI助聽器模擬大腦處理聲音 讓聽損者重拾自然聽覺體驗
這款 AI 助聽器讓他忘了它是一台機器,反而像是身體的一部分,不僅便利,也讓他能在社交場合更輕鬆自如地展現幽默才華;西哥呼籲有聽損的長者要及時矯正聽力,以維持生活品質與人際交流。 -
助聽器搭AI科技!帶動全新聆聽體驗 滿足個別聽力需求
根據MarkeTrak定期追蹤聽力保健市場和聽力損失消費者脈動並於2022年的資料中指出,35至64歲聽損者之助聽器配戴比率僅有18.9%。低於65歲以上的45%,以及35歲以下的32.5%。 -
長者因老化失聰!以微笑掩飾非方法 戴助聽器重獲新生
聽力受損問題十分常見,除了某些耳部疾病會造成永久聽損,排名第1的原因其實是耳朵老化。聽力受損確實可能連帶影響腦部的其他結構,因此,及時配戴助聽器應能對延緩認知能力下降、預防失智症狀有所助益。 -
聽損未介入輔具3大高風險族群 居家到府服務提供解方
研究報告顯示,未矯正的聽力損失可能會帶來失智症、跌倒、憂鬱等風險,但仍有絕大多數的聽損長輩排斥助聽輔具的介入。 -
助聽器也有居家到府服務! 提升民眾配戴意願、填補聽力照護缺口
蔡鋕鑫聽力師表示,從聽力檢測到配戴後的驗證等,全方位到府服務解決方案都有完善的居家服務,不會因為到府而讓專業打折 -
戴助聽器可補強聽覺不足 想改善聽力應從根本問題解決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朵的內耳結構掌管了聽覺和平衡,耳鳴、重聽、眩暈都是內耳的問題,其中聽力是耳朵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有人因老化漸漸聽不到,也有人是耳鳴愈來愈大聲,導致聽力逐漸減退。 -
失智成因8%是聽損 研究:助聽器可減緩認知下降
在2024年世界聽力日前夕台灣聽力語言學會與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聽力專業醫療團隊,跨領域結合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六都社會局,攜手推動聽力巡航 守護失智 -
聽不清又不用助聽器 醫示警:恐加速聽覺與神經退化
研究證實,中度聽損者(40-70分貝),失智風險為聽力正常者的3倍,重度聽損者(>70分貝),失智風險則高達5倍。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