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正寧
媒體工作者,曾任自立、聯合、中時報系,主跑國會、黨政新聞,並兼任大學講師
作者相關文章
-
誰願意與國民黨同舟?
黨的考紀制度本來就是綱常維繫的基礎,如果黨主席一個「同舟計畫」就可以束諸高閣,成為大做人情的籌碼,淪為花瓶的考紀會其實可以打包,當制度的公平性被破壞之後,黨員還會理會這個黨的黨紀?那麼還有多少人願意與國民黨在同一條船上呢? -
不「街」地氣 國民黨怎麼爭取年輕票
想爭取年輕選票,沒有藍綠或年紀之別,但最基本要先搏感情,要了解才能融入,而不是充斥老少尊卑的權威心態,想要主導一切,那麼只會適得其反,把年輕選票往外推。 -
國民黨畫好的公投箭靶
當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單挑行政院,直接定調「1218公投就是對政府的不信任投票」時,向來戰力十足的蘇貞昌卻是望風而遁,僅低調回應,「公投是對事不對人,事情應該就事論事」,還不忘搬出「擋箭牌」,「希望國人同胞支持總統蔡英文」。 -
刺客軍團能助民進黨突圍?
其實,民進黨本來就有「公職提名候選人條例」,相關制度已相當完備,而這也是黨內民主的體現。但因為黨主席必須承擔選舉成敗責任,在勝選是最高戰略目標之下,各派系考量「大局為重」,願意授予更大權限可以預期。 -
戰鬥倫上身 能拚到必勝倫?
《孫子兵法》有云,「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鎖定獨派立委鳴鼓而攻之,在黨內就師出有名,加上陳、林兩人的表現也頗多非議,即便罷免有相當難度,即便可能遭到鋪天蓋地的反擊,但沒什麼好輸的朱立倫,在政治生涯最後一戰,看來只有義無反顧往前衝。 -
直球對決變成大暴投
國民黨新任主席需要一場勝利,民進黨傾全力防守,避免成為第一張骨牌,波及之後的四項公投以及明年的縣市長選舉,當然,更重要的是給朱立倫一個下馬威。但陳柏惟選舉靠蔡英文總統加持,選後只見操弄意識形態,才會直球對決一出手就大暴投、觸身球;這股亂流,民進黨該如何因應得好好盤算,否則只怕會跟著失分。 -
陳時中說出實話還是態度不健康?
陳時中當務之急,應該督促高端獲得國際認證,並透過外交管道進行協調,是否有可能在過渡時期有過渡的做法,讓施打高端疫苗的民眾有「補救」措施,不必然做到全面封鎖。在國內面對立委、媒體,陳時中還可能靠話術呼攏過去,但擺在眼前可是實打實的硬仗。 -
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只看到選舉精算
行政區劃的調整與改制,政客難免從選舉的角度去思考,不論是過去的五都到六都,甚至連立委選舉制度改變,都必須再三沙盤推演。新竹市的合併升格,除了地方運作與發展,更應該有整體國土規劃,絕對不能從藍綠的角度來思考,但更不能只精算個人的出路與政黨利益而趕鴨子上架。 -
揪夥打群架 誰怕戰鬥藍?
因為媒體人的身分,趙少康與政治的距離,受到NCC時時以放大鏡在檢視,因此尺度拿捏自是不能大意。雖然糢糊是最好的策略,但趙少康畢竟擁有「實質影響力」,妾身未明又未能與黨中央建立協調的機制,野馬脫疆又鞭長莫及,黨主席的領導焦慮可想而知,一場茶壺內的風暴隨時會引爆,難保殺敵不成,反而自損兵馬。 -
懷璧其罪 蘇貞昌引爆黨內派系焦慮?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霸氣地「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集錢權於一身的蘇貞昌,「是爭不爭、不爭是爭」?在這場黨內「奪嫡之爭」難逃成為各派系「假想敵」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