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璧其罪 蘇貞昌引爆黨內派系焦慮?
.jpg)
2021-08-25 17:32:49
15534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霸氣地「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集錢權於一身的蘇貞昌,「是爭不爭、不爭是爭」?在這場黨內「奪嫡之爭」難逃成為各派系「假想敵」的宿命。
王正寧/評論
因為「內定」的「振興五倍券」版本引發民怨,英系及正國會聯手發難,讓一向強勢的行政院長蘇貞昌被迫政策「髮夾彎」;甚至高鐵增班問題,黨籍立委也在「民意」力挺下,透過串連直接提出「建議」。面對外界以「逼宮」來形容,蘇貞昌四兩千斤回應,民進黨一向接地氣,樂見來自各選區民代反映地方意見,這是民主運作程序,也才能更接地氣。
沒想到風波才稍稍停歇,又有媒體報導,9月1日將啟動「蘇下鄭上」的內閣改造工程,由桃園市長鄭文燦出任閣揆,並以將任滿兩屆的縣市長為骨幹進行世代交替。不過,總統府隨即進行消毒,強調蘇貞昌以及行政團隊正全力防杜疫情,穩健整體經濟情勢,炒作內閣改組毫無意義,蔡英文總統也沒有這個打算。
幾乎占蔡英文總統一半任期,做為蔡政府最高行政首長的蘇貞昌,長期下來,個人英雄主義的強勢領導風格,已經讓毫無「參與感」的其他派系漸感不耐。再者,隨著2024內部派系角力的檯面化,動向諱莫如深的蘇貞昌葫蘆裡賣什麼藥,會不會是另一個「程咬金」?都讓各派系陷入敵我難分,以及集體認知混淆與焦慮之中。
雖然在新北市長一役落敗,過往共事經驗並不愉快,但蘇貞昌對內政熟稔的治理經驗,同時能夠阻擋各派系對權位的索求的能耐,對於在2018年底地方選舉慘敗、急需穩定局勢的蔡英文而言,無疑地是最合適的「搭檔」。事實證明,不但在隔年的總統大選狂勝對手200多萬票,創下史上最高得票數,在施政滿意度上也得到高度認同。
因為憲政體制的問題,過去行政院長常被嘲諷是「有責無權」,現在反倒比較像是部會首長的寫照。公認出了名的「歹參詳」(難溝通),蘇貞昌對官員是疾聲厲色、對立委亦不假辭色。因此,在蘇貞昌大權獨攬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部會首長權力極小化;然而,具有派系力量的官員被「虛位化」,背後勢力的反撲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以杜絕政治酬庸之名,蘇貞昌大刀一揮,著著實實在國營事業人事上做了一番整頓。但後續的人事還是蘇貞昌說了算,部會首長還是只有背書的份。當然,內升為原則激勵了內部士氣,也贏得社會掌聲,但人情卻是蘇貞昌獨自收割。這股「新蘇系」勢力,已經逐漸取代過去的「新蘇聯」,畢竟,新潮流自己就有兩大阿哥要拚大位,。
蘇貞昌因為「辦差」之便,可以緊握行政資源,對於參選總統的說法,他以努力做好行政院長,至於選什麼,「不會癢了,不用再搔了!」輕鬆帶過。但破壞體制召見新任警察局長,算行政院長的職權範圍?「廣集糧」難道不會引發派系關係緊張?「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霸氣地「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集錢權於一身的蘇貞昌,「是爭不爭、不爭是爭」?在這場黨內「奪嫡之爭」難逃成為各派系「假想敵」的宿命。
當《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公布的民調顯示,蘇內閣施政表現有45.2%表示滿意,不滿意的比例達到47.7%,而且是連續三個月不滿意度高於滿意度。同樣地,根據《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也顯示,從六月「死亡交叉」以來,蘇貞昌民調走勢連續兩個月不滿意度高於滿意度,支持度不若以往,派系又各有盤算,若沒有蔡英文百分百力挺的話,對蘇內閣而言前景的確危機重重。
隨著黨內派系集結,以及支持度下滑,蘇貞昌不再鐵板一塊,勢必要在政策等各方面做出妥協。振興券能夠從善如流,成為受歡迎政績,民調不是沒有反轉機會,但黨內趁機加強監督或者主導的力道,擴大決策權卻是回不去了。內閣改組傳言不斷,但隨著年底的四項公投對決,以及因應2022縣市長選舉,明年初應該是合適的時機。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來源:行政院】
因為「內定」的「振興五倍券」版本引發民怨,英系及正國會聯手發難,讓一向強勢的行政院長蘇貞昌被迫政策「髮夾彎」;甚至高鐵增班問題,黨籍立委也在「民意」力挺下,透過串連直接提出「建議」。面對外界以「逼宮」來形容,蘇貞昌四兩千斤回應,民進黨一向接地氣,樂見來自各選區民代反映地方意見,這是民主運作程序,也才能更接地氣。
沒想到風波才稍稍停歇,又有媒體報導,9月1日將啟動「蘇下鄭上」的內閣改造工程,由桃園市長鄭文燦出任閣揆,並以將任滿兩屆的縣市長為骨幹進行世代交替。不過,總統府隨即進行消毒,強調蘇貞昌以及行政團隊正全力防杜疫情,穩健整體經濟情勢,炒作內閣改組毫無意義,蔡英文總統也沒有這個打算。
幾乎占蔡英文總統一半任期,做為蔡政府最高行政首長的蘇貞昌,長期下來,個人英雄主義的強勢領導風格,已經讓毫無「參與感」的其他派系漸感不耐。再者,隨著2024內部派系角力的檯面化,動向諱莫如深的蘇貞昌葫蘆裡賣什麼藥,會不會是另一個「程咬金」?都讓各派系陷入敵我難分,以及集體認知混淆與焦慮之中。
雖然在新北市長一役落敗,過往共事經驗並不愉快,但蘇貞昌對內政熟稔的治理經驗,同時能夠阻擋各派系對權位的索求的能耐,對於在2018年底地方選舉慘敗、急需穩定局勢的蔡英文而言,無疑地是最合適的「搭檔」。事實證明,不但在隔年的總統大選狂勝對手200多萬票,創下史上最高得票數,在施政滿意度上也得到高度認同。
因為憲政體制的問題,過去行政院長常被嘲諷是「有責無權」,現在反倒比較像是部會首長的寫照。公認出了名的「歹參詳」(難溝通),蘇貞昌對官員是疾聲厲色、對立委亦不假辭色。因此,在蘇貞昌大權獨攬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部會首長權力極小化;然而,具有派系力量的官員被「虛位化」,背後勢力的反撲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以杜絕政治酬庸之名,蘇貞昌大刀一揮,著著實實在國營事業人事上做了一番整頓。但後續的人事還是蘇貞昌說了算,部會首長還是只有背書的份。當然,內升為原則激勵了內部士氣,也贏得社會掌聲,但人情卻是蘇貞昌獨自收割。這股「新蘇系」勢力,已經逐漸取代過去的「新蘇聯」,畢竟,新潮流自己就有兩大阿哥要拚大位,。
蘇貞昌因為「辦差」之便,可以緊握行政資源,對於參選總統的說法,他以努力做好行政院長,至於選什麼,「不會癢了,不用再搔了!」輕鬆帶過。但破壞體制召見新任警察局長,算行政院長的職權範圍?「廣集糧」難道不會引發派系關係緊張?「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霸氣地「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集錢權於一身的蘇貞昌,「是爭不爭、不爭是爭」?在這場黨內「奪嫡之爭」難逃成為各派系「假想敵」的宿命。
當《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公布的民調顯示,蘇內閣施政表現有45.2%表示滿意,不滿意的比例達到47.7%,而且是連續三個月不滿意度高於滿意度。同樣地,根據《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也顯示,從六月「死亡交叉」以來,蘇貞昌民調走勢連續兩個月不滿意度高於滿意度,支持度不若以往,派系又各有盤算,若沒有蔡英文百分百力挺的話,對蘇內閣而言前景的確危機重重。
隨著黨內派系集結,以及支持度下滑,蘇貞昌不再鐵板一塊,勢必要在政策等各方面做出妥協。振興券能夠從善如流,成為受歡迎政績,民調不是沒有反轉機會,但黨內趁機加強監督或者主導的力道,擴大決策權卻是回不去了。內閣改組傳言不斷,但隨著年底的四項公投對決,以及因應2022縣市長選舉,明年初應該是合適的時機。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來源:行政院】
作者介紹
-
王正寧
媒體工作者,曾任自立、聯合、中時報系,主跑國會、黨政新聞,並兼任大學講師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