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V不分季節!守護嬰幼兒免疫接種成關鍵 離島不能等
近年來,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免疫系統未發育完全的嬰幼兒來說,一旦感染可能導致呼吸困難甚至重症住院。疫情後,家長對群聚感染更為警覺,金門作為離島,傳染病防治面臨諸多挑戰,嬰幼兒RSV預防如透過免疫接種政策超前部署,更能打造友善生育環境。 -
趴睡塑頭型恐讓孩子陷入致命危機! 1睡姿最安全避免5大NG行為安心入睡
趴睡是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的其中一項主要危險因素,仰睡最安全,建議1歲以下嬰兒應仰睡入眠。 -
育兒壓力大也別搖晃孩子 嬰兒搖晃症候群釀受虐性腦傷
進一步分析受虐兒童年齡分布,高達73%為1歲以下,1至2歲則有19%,2歲以下就占9成。受虐性腦傷即為嬰兒搖晃症候群,研究證實,一般居家的搖晃或安撫、飛高高等行為是不太可能會導致受虐性腦傷,除非是蓄意傷害,才可能出現腦出血、眼底出血、頸椎受傷 等嚴重症狀。 -
RSV病毒蠢動!嬰幼兒可評估注射單株抗體 提升保護力
氣溫變化大、季節交替頻繁,是孩童呼吸道疾病的好發期,由於病毒可在物體表面存活一段時間,因此容易在月子中心、托嬰中心、幼兒園等密閉場所引發群聚感染。 -
病毒齊發旺季!嬰幼兒「哭卻沒有眼淚」 醫籲:口服疫苗保平安
年紀較小或抵抗力較弱的病患,仍有可能因脫水脫到哭卻沒有眼淚而住院。 -
春夏蚊蟲多外出常備防蚊蟲藥 含薄荷成分寶寶能擦嗎?
春夏季節是蚊蟲活躍的季節,許多民眾會隨身攜帶綠油精、萬金油、曼秀雷敦等常見防蚊蟲藥品,但部分特定族群要額外注意,比如蠶豆症的患者,使用此類藥品可能導致溶血性貧血,如果要塗抹的對象是嬰幼兒,可能會導致癲癇、意識障礙、黃疸,甚至會因為藥品的神經抑制效果,引起呼吸停止等嚴重後果 -
RSV傳染性強!醫示警2大高峰期 2族群尤其提高警覺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關注的重點,特別對嬰幼兒和老年人造成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RSV的感染案件全年持續,並呈現雙峰分布,分別在3月至5月及8月至10月期間達到高峰。根據最新RSV疫苗使用建議,60歲以上有風險的長者應接種一劑核准使用的RSV疫苗。 -
舒緩嬰兒鼻塞要小心! 醫:熱水蒸氣恐反效果且易燙傷
燒燙傷是嬰幼兒最常見的家庭意外之一,包括孩童在玩耍時誤觸快煮壺、打翻裝有熱湯的碗,或是不小心開啟飲水機熱水開關等情況。新竹臺大分院收治了1名剛滿月的寶寶,因為家長嘗試使用熱水蒸氣緩解寶寶的鼻塞症狀,過程中熱水不慎潑灑,導致寶寶的下巴、脖子、肩膀等多處燙傷而住院治療。 -
挑選月子中心前 孕媽咪更該先知道RSV群聚感染的大小事
目前RSV尚無特效藥,治療方式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如補充水分、使用退燒藥及維持呼吸道暢通。 -
染流感併發重症不只嬰兒、長輩! 這幾類人也是高風險
秋冬是流感盛行的季節,而除了傳染性強、病發快,流感的嚴重併發症也是不可輕忽的健康殺手。針對流感併發重症高風險族群的討論,以年長者最受關注,嬰幼兒也是流感重症高危險群,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是流感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