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小兒科
-
嬰幼兒RSV橫行無阻! 兒科醫籲「年節避免出入這些地方」
馬瑞杉主任表示,RSV是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入秋以來,各地的幼兒病例逐漸增加,病程通常快速猛烈,如果沒注意,可能引發嚴重呼吸衰竭,甚至併發腦炎或心肌炎,危及生命。 -
方向錯了當心戳進腦袋! 小兒科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快篩
小兒科陳木榮醫師在FB分享正確的快篩方式,如果走錯方向就戳進腦袋了! -
孩子有心雜音 不見得是心臟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呂馨詠說,心雜音是心臟血管內的血流速度較快,產生亂流時所發出的聲音。一般來說,醫師可藉由聽到心雜音的位置、聲音大小、以及聲音的特性,來初步推斷可能的診斷。 -
2歲童罹末期腎病僅10公斤 臺大醫院成功完成幼兒腎臟移植
幼兒腎臟移植的困難還有待突破,包括病童腎臟病變的確診、免疫抑制劑的使用、手術前後多團隊的兒童醫療照護等,尤其如何克服體型與心肺功能上的限制,更是手術技術與照顧上的難題。 -
寶寶喝奶總是哭不停? 舌繫帶過緊恐造成小兒吞嚥困難
小兒外科夏肇聰醫生說明,舌繫帶過緊可能會影響吞嚥功能和造成孩童的發音問題,家長應多留意孩子狀況,及早就醫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期。 -
孩子腸胃炎要禁食好的快? 兒科醫告訴你「最新觀念」
新的觀念是愈早進食,腸胃炎的病程反而比較短,也就是好得較快;除非吃東西後,肚子會痛或是嘔吐很厲害,否則並不需要特別要求孩子禁食。 -
家有男丁割不割包皮成話題 醫師提醒這種情況非割不可
林雨利主任提醒,該不該割包皮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評估,即使包皮槍手術疼痛較少,傷口癒合後仍須做好清潔,才能避免反覆發炎的情況發生。 -
不想在外上廁所、常忍便意? 這些都是造成兒童便秘元凶
大多數的兒科病人因心理或外在因素(如:排便不適的經驗或不想在學校上廁所)忍住便意、憋住排便後,腸道黏膜持續吸收糞便中的水分,乾硬的糞便於是更難排出,長久下來惡性循環,滯塞的糞便導致直腸被撐大,直腸神經變得遲鈍。 -
寶寶排便時總是哭鬧不止 原因可能與肛門疼痛有關
小兒科醫師叮嚀,如果發現幼兒在排便時特別容易哭鬧,家長須特別注意是否因為肛門疼痛所引起。 -
我家小朋友發育太慢? 醫:孩子成長進度都不同
別人小孩都天才,我的小孩真的有這麼笨?許多新手爸媽都有這個經驗,遛小孩時碰到隔壁大嬸,表示小朋友到這個年紀話還講不好,暗示可能發展太慢或教育方式不正確,因而擔心不已。小兒科醫師陳木榮表示,每個孩子成長進度不同,家長應平常心看待,應避免羞辱式的比較,以正向教養,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