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響應3/30世界躁鬱症日!台灣與國際攜手,共同打破躁鬱症汙名化
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躁鬱症日,以紀念畫家文森·梵谷的生日為起點,號召全球提高對躁鬱症的認識與理解。 -
恐慌症?憂鬱症?躁鬱症? 「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成治療新解方
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治療系統,其廣泛刺激大腦前額葉的特性,因能同時針對憂鬱症患者不同類型的症狀進行刺激,達到提升憂鬱症狀改善的速度與療效的目的。 -
精神醫學專家倡議交流:長效針劑健保專款,優化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治療
衛福部自111年起編列27億元長效針劑專款專用,鼓勵將長效針劑作為思覺失調症與雙相情緒障礙症作為治療的優先選項,讓藥物順從性不佳的患者可以穩定用藥。根據統計,長效針劑的健保申報從111年的61%增長至112年的82.8%,提升了35.7%,這數據也顯示國內確實有使用需求。 -
長效針劑儘早用 助躁鬱症及思覺失調症患者邁向理想人生
長效針劑的使用推廣,是近幾年精神科醫師們共同的挑戰,本次透過各地倡議交流會議,提升長效針劑的認知,打破精神疾病汙名化,提升患者治療信心,強化鞏固社會安全網。 -
凝聚專家共識,接住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患者 精神科長效針劑倡議會議開跑
日前於高雄舉辦的精神科長效針劑倡議會議,聚集該區域醫師交流,期盼透過推廣對長效針劑的最新認知,提升使用率,促進思覺失調症及躁鬱症治療的同時,也加強社會安全網。 -
憂鬱症患者有「這些」症狀可能是躁鬱症! 未正確治療自殺風險恐倍增
若躁鬱症患者沒有確定診斷,而以憂鬱症長期治療的話,除了治療效果不佳,其實還有可能會誘發躁症,隨之而來的自殺風險也會提高,有文獻指出躁鬱症自殺比例比憂鬱症高出10倍,而且他們會用更激烈的方式去執行自殺,因此自殺致死率也比憂鬱症更高。 -
年輕男子性格突變嚇壞親友 強行就醫原來是躁鬱症影響
李佳儒醫師指出,透過調整生活方式有助於改善病情,包括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規律的作息以及充足的藥物跟睡眠,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壓力,周遭親友的支持與陪伴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
情緒跟著氣溫下降又上升 當心你得了「天氣病」
情感性疾病常在季節交替之際特別不穩,例如憂鬱症狀好發於秋、冬,躁鬱症的躁期則在春天最明顯 -
台研究:「鋰鹽」減低躁鬱症病患死亡率! 成果登國際期刊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郭千哲表示,鋰鹽為老藥,在世界使用已超過70年以上。至今,鋰鹽為治療躁鬱症病患之主線用藥,以穩定情緒症狀。 -
躁症發作「爆買兩間房7千萬」被送醫 剁手黨當心雙11陷阱
醫師提醒,減少瀏覽社群網站與手機廣告、找回生活重心,才能避免衝動性購物。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