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體免疫疾病居重大傷病第3位 補對1元素對抗慢性發炎
預防並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以減少身體的慢性發炎反應顯得格外重要,其中「硒」元素就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
台大找到1特殊自體抗體 恐增罹患罕見且嚴重感染風險
最終研究結果發現,人體若產生1種特殊的自體抗體,會抑制身體對抗病菌的天然防禦機制,從而增加罹患罕見且嚴重感染的風險,這項發現有望幫助這類病患早期獲得診斷和治療 -
研究:飲酒會削弱免疫系統 恐增加COVID-19感染風險
國外最新研究發現,飲酒過量不僅會增加肝損傷風險,還會削弱免疫系統。 -
懷孕期間感染COVID-19 胎兒性別會影響母體免疫反應
最新研究指出,孕婦腹中的胎兒性別,會影響母體對抗COVID-19的免疫系統能力。 -
防疫期間「雲端飲酒」正夯 國健署:小心增加染疫風險
國健署提醒,喝酒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不利抵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應該避免喝酒。 -
肝癌破裂昏倒送醫!她靠手術加免疫療法救回一命腫瘤指數35000降到100
薛醫師說,早期肝癌應以積極的手術等治療的療效好,而越來越多學者發現,把免疫治療提前到一線治療合併標靶藥物一起作用,可帶給晚期肝癌病人更長的存活期。 -
面對寒流與變種病毒夾擊 超級抗氧化酵素SOD化解危機
面對變種新冠病毒加上寒流肆虐,一般人尤其是中老年族群,更要維持住身體抵抗力,以免病毒上身。 -
頭頸癌患者福音! 一線治療新選擇:免疫療法助延存活期
免疫療法是藉由活化免疫系統來對抗腫瘤,來達到持續且長期的成效,進而加以清除癌細胞;而今年六月起,免疫療法也成為頭頸癌一線治療的新選擇之一,為頭頸癌治療帶來一大突破,也成為許多頭頸癌患者的福音。 -
13公分肝癌8個月消失 林口長庚出2招趕走死神
有一位60多歲的林姓商人2年多前暴瘦8公斤,加上腹脹和食慾下降,在家人苦勸下終於去醫院檢查,診斷出晚期肝癌,由於肝癌已經轉移到肺部,為了提高治療效果及存活率,林先生接受質子放射治療來縮小肝臟腫瘤,且接受免疫治療來共同消滅殘存的癌細胞,經過8個月的治療之後腫瘤完全消失,讓他如獲新生。 -
ADHD治療新標的! 調節免疫力系統很重要
ADHD的致病機轉眾說紛紜,張倍禎醫師和蘇冠賓教授領導身心介面研究中心團隊,發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童相較沒有ADHD的孩童,體內有較高的發炎指數、較低的皮質醇 (cortisol,又稱抗壓賀爾蒙) 濃度、和較低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BDNF)。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