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癌細胞
-
抗癌新方向!長庚研究:剝奪免疫細胞「1養分」 攻擊癌細胞能力增強
林口長庚醫院日前發表最新研究指出,剝奪免疫細胞的特定養分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可誘導T細胞適應代謝壓力,增強其對癌細胞的攻擊力。 -
肺腺癌治療新曙光!國衛院揭「1關鍵蛋白」 可影響惡化速度、存活率
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DUSP22蛋白的表現量,可能與肺腺癌的惡性度和預後高度相關,有望作為未來精準治療策略的發展方向。 -
平均存活不到一年!臺大跨國研究首揭「小細胞肺癌」致命關鍵
臺大醫院攜手跨國研究團隊,首次證實小細胞肺癌自主產生的電活性,可直接促進腫瘤的轉移惡化,對未來的治療提供新方向。 -
屁股一邊痛竟是多發性骨髓瘤 醫籲:不要漠視骨頭疼痛
若有類似骨髓瘤常見症狀,經評估治療遲遲未改善、或找不到原因甚至惡化,就要有所警覺,尋求進一步的檢查來診斷,才能對症下藥。 -
上吐下瀉以為吃壞肚子 一檢查竟是「這2種癌」上身
上吐下瀉不一定是單純腸胃炎,也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吳明駿醫師認為,身體有發炎反應,甚至是血糖過高,就可能引發腸胃炎症狀。 -
80歲彰化名醫「膀胱癌」第三期!1新輔助治療成功讓癌細胞消失
除了傳統的化療、放射線治療、手術治療之外,也會為患者評估申請健保給付的尿路上皮癌免疫療法。 -
與癌細胞搶時間!「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精準殲滅惡性腫瘤
精準醫療與個人化醫療已成為癌症治療趨勢,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是以傳統定序方法為基礎開發出的高通量定序技術,能快速偵測癌細胞中的基因變異供醫師診療參考,及時為病人選擇最有效的藥物與治療。 -
縮短腫瘤替身培養時間 國衛院研發「癌組織工廠」助抗癌!
癌組織工廠具三維培養優勢,縮短體外培養時間。 -
降低6成死亡風險!亞東卵巢癌腹腔內化療 登國際期刊
卵巢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需進行卵巢癌減積手術,切除腫瘤組織,術後另需輔助性化療,以降低復發風險。腹腔內化療,約可降低約55%的癌症復發或惡化風險,並減少66%的死亡風險,效果優於傳統的每週密集式靜脈化療。 -
「外泌體」有助偵測癌細胞轉移 國衛院與臺大合作研究登國際期刊
外泌體具開發潛力,未來有助於疾病偵測與治療。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