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歲孕婦突「主動脈剝離」險奪母嬰命! 醫點名:這些孕婦需特別警覺
懷孕期間因心血管系統承受的壓力大幅增加,可能導致主動脈壁脆弱。 -
妊娠高血壓致胎死腹中! 醫提醒:子癇前症高風險孕婦「這樣做」降危機
妊娠高血壓是指懷孕期間孕婦血壓升高,若情況嚴重,可能發展為子癇前症。 -
寶寶先天異常只能中止妊娠? 胎兒肺部長「巨型腫瘤」仍成功搶救茁壯成長
黃女士懷孕22週經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發現胎兒右側肺部有大型CPAM,大小約為有3.8 x 2.7 x 2.6 公分佔據肺部超過一半。 -
安胎也能維持生活品質 自費口服安胎藥助減少孕吐、暈眩
過去臨床曾有需使用黃體素安胎的孕婦,容易有頭暈、噁心甚至嘔吐等現象,導致孕婦只要一活動就想吐,嚴重影響日常,後來改採新型口服黃體素,終於大幅改善此症狀,恢復自身的生活品質。 -
日本爆發「蘋果病」疫情 專家籲3風險族群應當心
日本關東地區近期爆發俗稱蘋果病的傳染性紅斑症(erythema infectiosum),病例數創下25年來新高,引發關注。衛福部疾管署及專家指出,此病為良性疾病,傳染力不強,但孕婦、慢性貧血患者及免疫功能不全者等風險族群需特別注意。 -
懷孕28周發生「嚴重子癲前症」 高醫妊娠高血壓團隊助攻順產
高風險族群懷孕16週前須開始服用阿斯匹林預防,可減少八成子癲前症發生率,也可延緩胎兒出生時間,增加早產兒的存活率。 -
孕媽咪最怕妊娠紋纏身 妊娠油做好保濕是關鍵
妊娠紋如何生成?妊娠油何時擦才是黃金時期?從懷孕初期開始使用妊娠油做全身保養,不僅能增加皮膚彈性,維持循環,也能避免皮膚乾燥問題,且建議最好養成早晚各擦一次的習慣 -
高風險孕婦量身定制產檢項目 提早為胎兒健康做好把關
隨著女性生育年齡的提高,產前健檢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產前檢查不僅關注胎兒健康,還包括對母親身體狀況的監測,以確保媽媽與寶寶的健康。 -
準媽媽必看!國健署推孕期保健指南 產檢掌握4大要訣
國民健康署自110年起擴大產檢服務,將產檢次數增加為14次,並提供3次一般超音波檢查、2次產前健康照護衛教指導、1次妊娠糖尿病篩檢、貧血檢驗及產前乙型鏈球菌篩檢 -
10月起擴大孕婦愛滋篩檢計畫 人工流產者也可公費篩檢!
為強化女性愛滋篩檢,降低延遲就醫診斷與傳播風險,促進潛在感染者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消除母子垂直感染風險,疾管署與婦產科醫學會及相關專家研議,決議修訂孕婦全面篩檢愛滋病毒計畫支付作業規範,將人工流產者增列為計畫之公費愛滋篩檢對象。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