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SA指數升高別輕忽! 「新式攝護腺切片技術」快速命中病灶、不再白挨針
避免攝護腺癌上身,PSA指數偏高應複檢。 -
告別傳統影像盲區! PSMA精準揪出攝護腺癌復發病灶
臨床常遇到患者PSA指數異常升高,但傳統影像檢查卻往往無法精確找出病灶的位置,攝護腺細胞膜抗原(PSMA)正子攝影(PET),透過PSMA導向的同位素製劑,能夠在體內尋找攝護腺癌細胞,並予以標記,搭配高解析度的核磁共振(MRI)提供精準的定位影像,協助醫師發現潛藏的病灶。 -
吃大豆、紅薏仁可降罹癌風險?泌尿醫破解「攝護腺癌」3飲食迷思!
曲元正主任指出,醫學研究顯示,妥善的飲食規劃可以協助攝護腺癌患者增強體質、減緩癌症進展,並提升治療效果。不過主任強調,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可以預防或治癒癌症,關鍵在於均衡攝取! -
荷爾蒙針劑有效抑制睪固酮! 護腺癌患者存活率再提升
睪固酮濃度是攝護腺癌控制的關鍵,它可說是助長攝護腺癌細胞生長的重要因子,濃度越高,癌細胞的增長速度往往越快。透過荷爾蒙治療降低睪固酮濃度,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並延緩疾病進展。 -
血尿警訊要知道! 無症狀「顯微血尿」容易障眼難發覺
血尿分成顯性血尿和顯微血尿2類,顯性血尿是能用肉眼觀察到尿液的顏色變化,而顯微血尿則需要通過尿液鏡檢才能發現。 -
攝護腺癌篩檢不可怕!PSA指數高別慌張 醫師破除迷思
沈恆立表示,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是偵測攝護腺疾病相當敏感的腫瘤標記,也常用來篩檢攝護腺癌。許多民眾一旦發現抗原的指數升高,往往會顯得非常焦慮,甚至逃避,不想跟醫生討論這個問題 -
爸爸的健康不能等!泌尿科醫學會籲定期檢視男性三大健康指標
男性健康關懷月起跑,台灣泌尿科醫學會邀請全民一起關懷爸爸健康,籲定期檢視男性三大健康指標。 -
攝護腺癌難察覺!切片融合核磁造影 可提高診斷準確率
臨床上遇見疑似攝護腺癌病患時,醫師會透過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標(PSA)與肛門指診進行初步診斷。一般而言,攝護腺特異抗原正常值小於4ng/ml,若是指數介於4ng/ml至10ng/ml,罹癌機會將上升至25%,大於10ng/ml時,罹癌機會則高達60%。 -
攝護腺癌威脅男性健康 醫師盤點治療方法與優缺點分析
許多年長男性都受攝護腺疾病的困擾,根據衛福部國人10大癌症死因最新統計,「攝護腺癌」位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第5名,是威脅男性健康的殺手。專家建議男性朋友應定期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攝護腺癌,有機會治癒、存活率更大幅提高。 -
攝護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 核磁共振定位切片及早揪病灶
男性特有的攝護腺疾病常見有良性攝護腺肥大、急慢性攝護腺發炎以及攝護腺癌3大類,其中攝護腺癌,早期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臨床上傳統標準的攝護腺檢查,包括肛門指診、攝護腺超音波和血液檢查。PSA指數大於4ng/ml,合併PI-RADS等級3以上建議應考慮進行切片,整體來說核磁共振定位切片逾3成機率能揪出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