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旬男退休「睡不好、關節疼痛」擔心得重病 竟是憂鬱症纏身
65歲以上老年人因為退休後失去生活重心,身體疾病增加,身邊親友陸續離世等多重原因,發生憂鬱症的機率高。 -
退休不上班生活更美好?研究:約1/3退休憂鬱症 醫師分析原因籲做2規劃
退休象徵生活將有所不同,可能會帶來衝擊與失落感。 -
退休教師突迷上賭博狂輸百萬 專家示警「1症候群」惹禍
很多長輩退休後調適不良,出現精神官能症,甚至是負面情緒,被稱為退休壓力症候群 -
你準備好退休了嗎? 熟齡族生活樣貌20題檢測
利用20题熟龄未來生活指數小測驗,重新檢自己的生活樣貌,了解自己的生活需求,對於未來老後生活能提早開始準備,更聰明的變老。 -
退休了怎麼辦?沒規劃恐引「憂」上身
根據董氏基金會今(2019)年針對50歲以上民眾進行的調查結果,近八成受訪者有意識自己已屆退休(老年)年齡,但近4成的民眾尚未開始規劃退休生活。醫師表示不少老年憂鬱症個案皆是在退休後發生,建議及早規劃退休生活是必要的。 -
調查:退休族資金缺口 平均達420萬
遠見雜誌昨天發布台灣退休幸福指數大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退休幸福指數僅65.5分,台灣退休族資金缺口大,平均缺少達420.3萬元。 -
誰說老了是負擔? 銀髮生活也能很精彩
人類是社交的動物,如忽略這個天性就會感到痛苦、甚至減少壽命。董氏基金會主任葉雅馨表示,適應退休生活是需要學習的,人的習慣在退休後會大大改變,如原有的工作督促力會因為退休而引發失落感,平日的社會互動也會因此大量減少。所以,創造或增加有意義的社會互動,將成為退休後的另外一個目標,更成為健康的預測。 -
一生富裕、衣食無缺真簡單!
想變成富裕之人嗎?很簡單,馬上拿出紙筆,當你一領到薪水時就預作每月、每周、每日的金錢安排,再勤勞點記帳,把每日、每周、每月的金錢開銷都記下來,最後到月底時加以核對,月初時重新檢討規劃。同時別忘了,當下就要把人生晚年、退休後的開銷,以及一生中可能遇到的醫療、意外風險支出都規劃進來,並預作金錢準備。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