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3成癌症帶MYC基因變異 國衛院新藥實現重要突破
阻斷癌細胞生長原料來源,國衛院發現可促進MYC癌症驅動蛋白質降解的標靶新藥。 -
近1成全身性紅斑狼瘡患者終身洗腎 國衛院揭致病關鍵
國衛院成功發現自體免疫疾病關鍵致病機制,去磷酸酶DUSP22、泛素酶UBR2可作為新藥物開發標靶,前者還可用來預估腎臟疾病風險。 -
癌症奪命王逾40年! 國衛院發表「後疫情癌症治療新科技」
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的癌症治療-新策略與新科技成果發表暨國際研討會,聚焦於當前國際癌症研究熱門的mRNA疫苗開發、免疫治療,及後疫情時代所發生的癌症防治問題。 -
埃及斑蚊「機械傳播模式」大幅增加登革熱感染數 叮咬如共用針頭
國衛院與高市衛生局合作研究發現,同家戶內登革熱傳播,有85%發病間隔不到3天,是因埃及斑蚊能透過類似「共用針頭」模式、僅叮咬2次以上就能傳播,研究登上國際期刊。 -
國衛院最新發現! 氣喘與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關鍵是它
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與莊懷佳副研究員團隊,歷時10年的研究發現誘發氣喘與異位性皮膚炎的關鍵因素。 -
肢端黑色素癌難治!國衛院找到惡化途徑 治療嶄露曙光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沈哲宏助研究員領導團隊與高雄醫學大學及日本九州大學合作,進行跨國肢端黑色素癌研究,破解了其中的惡化途徑,有望助攻標靶治療發展。 -
國衛院生物製劑二廠動土 陳建仁:疫苗自製和防疫量能升級
國家衛生研究院推動建置生物製劑二廠及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源庫12日動土,行政院長陳建仁出席典禮,期許如期如質完成,提升國家疫苗自製量能,讓台灣公共衛生、傳染病防治更上層樓。 -
國衛院研究無人車入下水道滅病媒蚊 有望協助防治登革熱
國衛院利用改裝無人地面車輛系統調查高雄市下水道斑蚊生態,且以殺蟲劑噴灑或用高溫水槍沖洗有斑蚊出現蹤跡的溝渠,證實能有效降低病媒蚊孳生,有望協助防治登革熱。 -
降血脂藥「普羅布考」老藥新用 腦損傷治療發現新曙光
降血脂的老藥普羅布考(probucol)有了新用途,國衛院研究團隊發現,腦部受損的小鼠在被餵食該藥物後,新生神經細胞及增殖中的神經前驅細胞增加1倍,腦壞死區域縮小33%。 -
新冠肺炎造成血栓炎症 國衛院領先全球找到解方
國衛院研發出重組蛋白CLEC2.Fc,經動物實驗證實能降低栓塞,有望用於新冠確診者的治療,該研究已於5月經發表在國際期刊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分子醫學(EMBO Molecular Medicine)。
作者相關文章